2025設計傳承推廣計畫-「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校園講座
►第四站◄ 南臺科技大學 創新產品設計系
時間:2025年04月24日(四)10:00~12:00
地點:E棟13樓 國際會議廳
講者:中華電信 資深使用者經驗設計師-徐語鍹
.專案獲獎經歷:
-2021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 Golden Pin Design Award
-2021 IXDA x 工研院 Z世代工作坊助教
-2018 14th全國技職之光
-2018 iF Design Award 醫療類 獲獎
-2018 iF Design Award 飛行器類 獲獎
-2018 ADC Design 產品設計類TOP3
-2018 Dyson台灣區 TOP3
-2018 中國CGDA介面設計獎 金獎x2
-2018 新一代設計賽 企業最佳設計
-2018 日立產學合作 金獎
-2018 聯華育秀盃 銅獎
-2018 4th跨界超越 (華碩/ 和碩/ 明基/ 台達電)年度企業獎
.個人經歷:
-2018-2020 就職於BenQ擔任UI設計師,主要設計投影機相關視覺介面
-2020後就職於中華電信,主要規劃公司網站使用者流程、易用性訪談等
講題:從新手到 UI/UX 設計師:如何求職上岸,迎戰未來趨勢?
▲「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校園講座第四站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徐語鍹設計師(左一)和程筑鈺主任(右一)與陳亞麟老師(右二)及學生們合照。
關於「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計畫: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過去接受國際競賽洗禮及獲得補助過的學生,現多已成為設計產業與學界的新一代生力軍。自2018年起推動「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系列活動,七年已累積辦理專題講座7場次、校園講座94場次及工作坊2場次,共計129位設計師擔任設計傳承講師及10,852人次參與。邀請講師背景包括工業設計、視覺傳達、數位動畫、工藝設計、展覽規劃或專案管理等,設計傳承講師為曾經擔任計畫審查委員、設計大賽評審委員或臺灣各設計協會代表與推薦之設計師,或是近十年曾獲計畫補助過之新銳設計師。
此系列活動整合教育部藝術與設計人才計畫資源、與臺灣設計協會合作,並邀請新銳設計師加入,帶著累積的設計實力與資源舉辦活動,讓更多藝術與設計背景的新鮮人傳承臺灣設計能量,提供新銳設計師或設計新鮮人更多學習與交流的平臺。
第四站紀錄:
2025「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校園講座開跑,第四站來到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邀請徐語鍹設計師擔任講者,演講題目:「從新手到 UI/UX 設計師:如何求職上岸,迎戰未來趨勢?」。
徐語鍹設計師以生活化的例子以挑選一家麵店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 UI(使用者介面)與 UX(使用者體驗)之間的差異。透過這個實際案例,幫助同學們快速理解這兩個設計領域的核心概念。她也帶來一份「UI vs. UX 自我測試問卷」,用幾個簡單問題引導大家分析自己的興趣與特質,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投身 UI/UX 設計領域。
在 UI 的學習方法上,徐語鍹設計師建議初學者從觀察與臨摹開始,UI 介面的四大要素為:顏色、字體、圖標與插畫。她鼓勵同學先從臨摹黑白線稿的圖標做起,再逐步進入彩色圖標的練習,藉此培養色彩敏銳度、明暗控制與透明度的變化掌握。此外,她也提到,善用 ChatGPT 等數位工具來彙整靈感與參考資料,可以提升自學效率與設計成果。講者接著分享 UX 的學習重點,強調 UX 設計所需的能力與 UI 不盡相同,更重視觀察力與邏輯思考。她建議可以透過手繪草圖方式,進行初步功能排序,再進一步繪製功能分布與資訊呈現方式,以強化對使用者行為與需求的理解。
最後,徐語鍹設計師也針對履歷與作品集的準備提出建議。她強調一份好的履歷不僅應展現設計能力,更應凸顯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設計邏輯。同時鼓勵學生們在就學期間就開始累積作品集,內容要包含設計目的、執行過程與解決方案。針對有意申請研究所的同學,她也提供了具體且實用的方向與準備建議,鼓勵同學們也可以多多參加國際競賽。
本次活動特別感謝程筑鈺主任鼎力支持與陳亞麟老師協助安排,計97名師生熱情參與,讓2025「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校園講座第四站圓滿落幕。
▲計畫團隊介紹教育部針對藝術與人才推廣之計畫。
▲徐語鍹設計師介紹UI與UX之間的差異。
▲徐語鍹設計師分享作品集製作內容。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程筑鈺主任(左)致贈感謝狀予徐語鍹設計師(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