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計畫: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過去接受國際競賽洗禮及獲得補助過的學生,現多已成為設計產業與學界的新一代生力軍。自2018年起推動「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系列活動,七年已累積辦理專題講座7場次、校園講座94場次及工作坊2場次,共計129位設計師擔任設計傳承講師及10,852人次參與。邀請講師背景包括工業設計、視覺傳達、數位動畫、工藝設計、展覽規劃或專案管理等,設計傳承講師為曾經擔任設計戰國策審查委員、設計大賽評審委員或臺灣各設計協會代表與推薦之設計師,或是近十年曾獲設計戰國策補助過之新銳設計師。
此系列活動整合教育部藝術與設計人才計畫資源、與臺灣設計協會合作,並邀請設計戰國策新銳設計師加入,帶著累積的設計實力與資源舉辦活動,讓更多藝術與設計背景的新鮮人傳承臺灣設計能量,提供新銳設計師或設計新鮮人更多學習與交流的平臺。
◆校園講座◆
►第一站◄ 國立臺東大學 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
時間:2025年03月10日(一)下午01:30至03:00
地點:師範學院一樓 淑真講堂
講者:JP SPACE 負責人 創意總監/導演-蔣承翰
・來自臺東,擅長從系統化策略切入,持續把玩、翻新視覺語言,打造具有敘事性與記憶點的作品,讓影像不只是畫面,而是能觸動人心的故事。
作品多次獲國內外獎項肯定,持續探索影像與創意的可能性,製作出引發觀者共鳴的作品。
・合作過的品牌:acer、ASUS、BenQ、Yahoo、信邦電子、長榮集團、foodpanda、UG、易遊網、臺東縣政府、桃園觀光署、臺東設計中心、kns 康橋旅館事業、台灣啤酒、誠品、小雞上工、綠藤生機、Fountain 新活水等。
・國內外獲獎經歷:《Acer Swift OLED LAptops》產品形象廣告 -2023 紅點設計 Reddot winner - Film & Animation design
《世界開始的地方 Where World begin》展場動畫-2022 金點設計獎 / 傳達設計類「金點設計獎標章」、2023 iF Design Awards / 動畫類「iF設計獎」
《2023臺東城市形象識別動畫|SENSE OF TOUCH》形象動畫 -2024 A+文化資產創意獎/文資數位媒體類「銅獎」、2024 金點設計獎 / 傳達設計類「金點設計獎標章」
《Fountain 新活水雜誌》形象動畫-2024 金點設計獎 / 傳達設計類「金點設計獎標章」
講題:「畫面之外的故事:用設計放大影像渲染力!」
本身也是來自臺東的JP SPACE蔣承翰導演與同學、老師們分享曾執行的幾個影片製作,例如小雞上工的形象動畫、Acer Swift產品形象廣告等,其中也有臺東相關的設計案,包含受到臺東設計中心邀請製作的視覺形象動畫影片,或是2024年臺東舊站特區的形象影片。導演特別以其中幾個影片作為分享範例,詳細說明影片製作的執行階段,包含了解需求、合作確認、品牌企劃、設計策略、印刷管理及最後的專案整合交付等,而通常在「了解需求」和「企劃撰寫」兩個方面上是最花時間的流程,需要與客戶深入溝通才能完善後續的製作。。
在業界接案執行的歷程中,從一人工作室,負責接洽、做設計、跟動畫室合作等,一直到成立一間有工作夥伴的公司,蔣承翰導演告訴大家創業、成立公司很簡單,但真正困難的是如何去營運它,在轉型的過程中也遇到過很多困難,但因為同仁及客戶的信任,才能讓JP SPACE順利發展至今。導演一直在思考如何將擅長且熟悉的事情做得更好,因為客戶的信任,並給予足夠的創作空間,讓他可以不斷嘗試並跨領域創作,從經驗累積、精進各方面領域的執行能力。視覺與創意是身為媒體設計工作者的基本能力,但要能繼續強化說故事的能力,將畫面以最好的效果呈現出來。設計不是堆砌畫面的過程,而是如何說故事,從想法到落地,如何將客戶的需求完整實踐,這些都是「說故事」很重要的部分。對蔣承翰導演來說,JP SPACE是一艘星艦,會吸引很多有共同核心理念和共鳴的人,這些人交織在一起可以去不同的星球、星系,完成很多冒險,在過程中收穫寶貴的經驗及作品。歡迎大家一起乘上這艘星艦,來一趟導演創造的奇幻旅程吧!
►第二站◄ 弘光科技大學 多媒體遊戲發展與應用系
時間:2025年04月10日(四)下午01:00至03:00
地點:圖書館2樓講堂
講者:獨立影像創作者/導演-謝宗宜
.簡介:於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畢業,其畢業作品「一」改編自身於嘉義水上鄉與阿公相處日常,藉由臺灣南部「日曆摺紙」講述祖孫之間的情感,不僅獲得紅點設計獎等等國際競賽肯定,後續也獲得教育部提名,至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學系擔任為期一年之參訪學者,實體走訪好萊塢片廠觀摩美國工業化影視製作流程。在參訪結束後,至紐約擔任導演Saad Moosajee之助理,參與國際動畫短片製作。目前正籌備創作臺灣故事動畫短片「大風天」,該提案已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專案獲獎經歷
《MacGuffin 麥高芬》短篇實驗動畫:2024 紐約藝術指導協會年度獎Young Ones ADC 銅獎
《The Windy Day 大風天》短篇劇情動畫:2023 紐約藝術指導協會年度獎Young Ones ADC 金獎
.個人經歷
2024 擔任Saad Moosajee導演助理及專案Unreal Artist。參與美國拉斯維加斯Sphere沉浸式體驗中心短片製作。
2023 擔任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參訪學者
2023 擔任新北市政府城鄉局廣告導演
講題:海外求學到獨立創作的跨域漂流
來自嘉義的獨立影像創作者謝宗宜,以設計背景為基礎,於講座中分享他從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到美國南加州大學進修動畫與虛擬製片的學習歷程與創作實踐。他從個人求學經驗談起,說明自平面設計領域出發,透過設計系的專業訓練累積紮實的視覺基礎,逐步在動畫創作中找到熱情與方向,開啟影像敘事的專業道路。講座中,謝宗宜導演展示其畢業專題及動畫實作作品,帶領同學深入了解從故事腳本發想、草圖繪製、3D建模、Layout 編排、動畫製作至最終輸出的完整創作流程。他並分享多項創作經驗與海外學習歷程,如感官轉譯專案—將音樂結構視覺化,以及運用 Unreal Engine 進行動態捕捉與場景模擬的製作,並藉此探討專案整合與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謝宗宜導演擅長將設計思維轉化為動畫語言,無論是商業委託作品或個人創作短片,皆展現出獨特的視覺節奏與敘事風格。他認為,動畫創作不僅是視覺畫面的堆疊,更是一種「說故事的藝術」,應從自我探索出發,嘗試跨領域的學習與實踐,找到最適合自身的創作方式。此外,他也鼓勵同學善加運用學期間的各項資源與平台,如政府補助計畫、跨領域工作坊及同儕合作等,作為累積實力的重要管道;同時提醒同學勇於探索個人特質與興趣,透過創作與自我對話,逐步建立個人風格與創作方向。最後,他以創作者的身分勉勵在場同學:在技術掌握與視覺表現之外,更關鍵的是能否透過影像傳遞真摯的情感與深層的思想。唯有將生活經驗內化,並轉化為能引發共鳴的影像敘事,方能展現創作者真正獨特且深刻的價值。
►第三站◄ 嘉南藥理大學 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系
時間:2025年04月22日(二)15:20~17:10
地點:P302視聽教室 (P棟 )
講者:白鹿動畫有限公司 導演、動畫總監-童譯白
・2025台南市「空山祭」參展藝術家,「惡地夜歡行」沈浸式劇場導演
・2024台南美術館「我們從河而來」參展藝術家,「河神聯境」沈浸式劇場導演
・2023台北當代藝術館楊茂林回顧展,「神救援」沈浸式劇場導演
講題:沈浸式劇場的當代藝術創作
當代藝術風潮下,沉浸式劇場逐漸成為嶄新的敘事方式,打破了真實與虛擬的邊界,童譯白導演便是此領域的重要實踐者。觀眾不再只是被動觀看,而是透過互動應用,成為故事的一部分。這種形式越來越多地被應用於展覽與公共藝術中,不僅提升參與感,更讓藝術與城市空間產生深度連結。比起單純的遊戲體驗,沈浸式劇場更講求場域的控制與內容的深度,讓觀眾在走入空間的那一刻起,就與作品產生情感連結。尤其是光雕投影技術的應用,讓創作者能將建築或空間表面轉化為敘事的載體,結合動畫與傳統藝術,如油畫、書法等元素,創造出視覺上震撼且情感豐富的體驗。油畫與書法「動起來」不只是視覺奇觀,更是一種文化轉譯,將過往靜態的歷史或情感,以動態影像再現,增加了傳遞的深度與層次。
整個製作流程從前期發想到田野調查、資料收集、腳本規劃、分鏡設計與視覺開發,再到與傳統藝術師合作、進行掃描、建模、程式編碼與3D設計,最終進入現場的數據測量與投影測試。每個環節都精密而緊密,對位與校色更是影像能否準確落實的關鍵。影像創作不只是形式,而是一種融合「意」與「技」的過程——「意」是想要傳達的訊息與文化價值,「技」則是實現這些意圖的手段與方式。唯有兩者並重,才能真正觸動觀眾的情緒,勾起他們內心的共鳴。沈浸式劇場因此不僅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方式,更是一種文化與情感的傳遞途徑,讓觀眾在虛實交錯之間,走進一場既真實又夢幻的故事之中。
►第四站◄ 南臺科技大學 創新產品設計系
時間:2025年04月24日(四)10:00~12:00
地點:E棟13樓 國際會議廳
講者:中華電信 資深使用者經驗設計師-徐語鍹
.專案獲獎經歷:
-2021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 Golden Pin Design Award
-2021 IXDA x 工研院 Z世代工作坊助教
-2018 14th全國技職之光
.個人經歷:
-2018-2020 就職於BenQ擔任UI設計師,主要設計投影機相關視覺介面
-2020後就職於中華電信,主要規劃公司網站使用者流程、易用性訪談等
講題:從新手到 UI/UX 設計師:如何求職上岸,迎戰未來趨勢?
徐語鍹設計師以生活化的例子以挑選一家麵店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 UI(使用者介面)與 UX(使用者體驗)之間的差異。透過這個實際案例,幫助同學們快速理解這兩個設計領域的核心概念。她也帶來一份「UI vs. UX 自我測試問卷」,用幾個簡單問題引導大家分析自己的興趣與特質,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投身 UI/UX 設計領域。
在 UI 的學習方法上,徐語鍹設計師建議初學者從觀察與臨摹開始,UI 介面的四大要素為:顏色、字體、圖標與插畫。她鼓勵同學先從臨摹黑白線稿的圖標做起,再逐步進入彩色圖標的練習,藉此培養色彩敏銳度、明暗控制與透明度的變化掌握。此外,她也提到,善用 ChatGPT 等數位工具來彙整靈感與參考資料,可以提升自學效率與設計成果。講者接著分享 UX 的學習重點,強調 UX 設計所需的能力與 UI 不盡相同,更重視觀察力與邏輯思考。她建議可以透過手繪草圖方式,進行初步功能排序,再進一步繪製功能分布與資訊呈現方式,以強化對使用者行為與需求的理解。
最後,徐語鍹設計師也針對履歷與作品集的準備提出建議。她強調一份好的履歷不僅應展現設計能力,更應凸顯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設計邏輯。同時鼓勵學生們在就學期間就開始累積作品集,內容要包含設計目的、執行過程與解決方案。針對有意申請研究所的同學,她也提供了具體且實用的方向與準備建議,鼓勵同學們也可以多多參加國際競賽。
►第五站◄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數位多媒體設計系
時間:2025年05月05日(一)13:00~15:00
地點:財經大樓402教室
講者:民制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設計總監-向祖民
.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兼任講師。
.獎項:
2024年 Taiwan Top Star 金星設計獎 識別設計類 優選暨評審特別獎
2023年 美國 IDA 國際設計獎 榮譽獎5件
2023年 美國 C2A 創意傳達設計獎 Typography類 Winner
2022年 美國 Communication Arts 傳達藝術年度獎 Typography類 Award of Excellence
2022年 美國 IDA 國際設計獎 榮譽獎2件
2021年 TiGDA 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 活動識別類 優選
2021年 Taiwan Top Star 視覺設計獎 平面設計類 優異獎
2020年 美國 IDA 國際設計獎 銀獎
講題:讓你的設計說話:提升設計提案溝通心法。
►第六站◄ 國立臺南大學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
時間:2025年05月27日(二)12:00~13:50
地點:文薈樓 J106
講者:反覆分心文化有限公司 負責人 藝術創作者-辛怡澄
.2024 eFOOD 食物設計永續獎 入選
.新加坡 Grey Projects 駐村藝術家
.西班牙馬德里 Medialab-Matadero Madrid(前普拉多媒體實驗中心)駐棧藝術家
講題:藝術家海外駐村是什麼?可以吃嗎?
◆專題講座◆
時間:2025年06月06日(五)下午01:00至05:00 (12:30開始報到 )
地點: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安藤講堂(台中市霧峰區柳豐路500號)
*2025年將舉辦6場校園講座及1場專題講座,其他場次資訊將陸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