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設計傳承推廣計畫-「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校園講座
►第三站◄ 嘉南藥理大學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系
時間:2025年04月22日(二)15:20~17:10
地點:P302視聽教室 (P棟 )
・2025台南市「空山祭」參展藝術家,「惡地夜歡行」沈浸式劇場導演
・2024台南美術館「我們從河而來」參展藝術家,「河神聯境」沈浸式劇場導演
・2023台北當代藝術館楊茂林回顧展,「神救援」沈浸式劇場導演
講題:沈浸式劇場的當代藝術創作
▲「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校園講座第三站嘉南藥理大學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系 ,童譯白導演(左二)和蘇致遠主任(左一)與學生合照。
關於「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計畫: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過去接受國際競賽洗禮及獲得補助過的學生,現多已成為設計產業與學界的新一代生力軍。自2018年起推動「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系列活動,七年已累積辦理專題講座7場次、校園講座94場次及工作坊2場次,共計129位設計師擔任設計傳承講師及10,852人次參與。邀請講師背景包括工業設計、視覺傳達、數位動畫、工藝設計、展覽規劃或專案管理等,設計傳承講師為曾經擔任計畫審查委員、設計大賽評審委員或臺灣各設計協會代表與推薦之設計師,或是近十年曾獲計畫補助過之新銳設計師。
此系列活動整合教育部藝術與設計人才計畫資源、與臺灣設計協會合作,並邀請新銳設計師加入,帶著累積的設計實力與資源舉辦活動,讓更多藝術與設計背景的新鮮人傳承臺灣設計能量,提供新銳設計師或設計新鮮人更多學習與交流的平臺。
第三站紀錄:
2025「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校園講座開跑,第三站來到嘉南藥理大學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系,邀請童譯白導演擔任講者,演講題目:「沈浸式劇場的當代藝術創作」。
當代藝術風潮下,沉浸式劇場逐漸成為嶄新的敘事方式,打破了真實與虛擬的邊界,童譯白導演便是此領域的重要實踐者。觀眾不再只是被動觀看,而是透過互動應用,成為故事的一部分。這種形式越來越多地被應用於展覽與公共藝術中,不僅提升參與感,更讓藝術與城市空間產生深度連結。比起單純的遊戲體驗,沈浸式劇場更講求場域的控制與內容的深度,讓觀眾在走入空間的那一刻起,就與作品產生情感連結。尤其是光雕投影技術的應用,讓創作者能將建築或空間表面轉化為敘事的載體,結合動畫與傳統藝術,如油畫、書法等元素,創造出視覺上震撼且情感豐富的體驗。油畫與書法「動起來」不只是視覺奇觀,更是一種文化轉譯,將過往靜態的歷史或情感,以動態影像再現,增加了傳遞的深度與層次。
整個製作流程從前期發想到田野調查、資料收集、腳本規劃、分鏡設計與視覺開發,再到與傳統藝術師合作、進行掃描、建模、程式編碼與3D設計,最終進入現場的數據測量與投影測試。每個環節都精密而緊密,對位與校色更是影像能否準確落實的關鍵。影像創作不只是形式,而是一種融合「意」與「技」的過程——「意」是想要傳達的訊息與文化價值,「技」則是實現這些意圖的手段與方式。唯有兩者並重,才能真正觸動觀眾的情緒,勾起他們內心的共鳴。沈浸式劇場因此不僅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方式,更是一種文化與情感的傳遞途徑,讓觀眾在虛實交錯之間,走進一場既真實又夢幻的故事之中。
本次活動特別感謝蘇致遠主任鼎力支持與黃葆芳秘書協助安排,計72名師生熱情參與,讓2025「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校園講座第三站圓滿落幕。
▲計畫團隊介紹教育部針對藝術與人才推廣之計畫。
▲童譯白導演介紹分享沉浸式互動體驗的最新趨勢。
▲童譯白導演說明沉式劇場的製作環節。
▲童譯白導演與學生問答互動。▲嘉南藥理大學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系蘇致遠主任(左)致贈感謝狀予童譯白導演(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