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設計戰國策電子報2024102號║



◆112年度獲獎學生心得分享◆ 大風天(片頭動畫) The Windy Day-Opening

受訪設計師:徐世謙


  
2023紐約藝術指導協會年度獎 — 金方塊獎Gold Cube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設計系徐世謙
大風天(片頭動畫) The Windy Day-Opening
共同創作者:謝宗宜
指導教授:蕭勝文
獎勵金:(112年度)第一等 金獎25萬元

徐世謙簡歷:,獨立動畫青年創作者,擅長風格化動畫視覺與CG角色動畫敘事創作。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2021年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赴加拿大雪萊頓技術學院(Sheridan College)進階生物動畫學程進修,期間獲DreamWorks Scholarship環球影業夢工廠頒發獎學金。目前於溫哥華參與Sony Pictures Imageworks索尼影像動畫公司實習計畫。學生畢業創作曾獲「紐約藝術指導協會學生動畫金獎(Young Ones ADC)」,以首部作品《Nidus臭蛋》獲其十餘項國際地區影展入圍,包含義大利威尼斯短片影展最佳學生動畫短片、韓國首爾獨立短片影展最佳學生短片等。

謝宗宜簡歷:,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擅長故事創意和數位影像敘事。作品專注於透過電影攝影和燈光編導來進行視覺敘事,創作手法融合了他在動畫、設計、攝影和特效方面的技術與美術背景。2022年獲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獎學金,於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電影學院進行參訪計劃。在臺畢業首部學生作品《One After Another 一》榮獲「紐約藝術指導協會學生動畫銀獎(Young Ones ADC)」,亦獲美國聖莫妮卡短片影展最佳學生動畫獎、美國洛杉磯獨立影展、美國紐約獨立短片獎、台中國際動畫影展等十餘項國際影展入選與放映肯定,亦曾於夢想動畫進行虛擬製片實習。


1.請談談創作過程中,最讓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這一次的《The Windy Day-Opening》製作過程前前後後從發想開始到投遞競賽約半年,以雙導演團隊的編制創作,過程中第一個最令人印象深刻且頭痛的部分是「跨國遠端合作」這件事情。我們在確定開始本次創作計畫後兩個導演世謙、宗宜分別在北美(加拿大)與臺灣就學,好不容易漸漸適應這樣的遠端工作,到了中段密集製作期時,又分別改變地點(臺灣飛到美國;加拿大飛到臺灣),且其中一位返臺後有四個月的時間處於服兵役的狀態,整段旅程實在是非常克難,又疲累、又想哭、又想笑。慶幸的是最後仍然順利產出這隻極短的動畫預告作品,並且趕在國際競賽截止前送出。
除此之外,分別在劇本與技術面也不算一帆風順。這次約一分半長度的動畫其實只是《The Windy Day》正片的一部分前導測試影像,我們將簡單的鏡頭剪輯塑造敘事,並加以製成一支額外的先導作品。真正的《The Windy Day》正片部分,我們仍正在持續推進進度,預計在下一年度內將其完成。這個原因導致我們在初期故事的雛型以及視覺風格躊躇了挺久,為了要符合整支正片的故事結構,又得從其中抽出值得測試的部分作為這支預告,在過程中顧及許多考量;另外,軟硬體技術方面,雖然我們早已有合作專案的經驗,對彼此的創作脈絡也熟悉,但這次我們選用以往不曾接觸的新流程和新軟體,又同時要兼顧如何順暢地進行遠端合作,檔案的同步和分工是前所未有的學習、滿好的一次經驗,當然我們也計畫將這個經驗帶到後續正片的擴大團隊中。



2.平日如何吸收或加強您的設計能量?

我們兩個平常吸收創作能量的方式有點相似,又有一部份完全不同。統整下來最最通俗但也有用的絕對是「多看、多聽、多挖作品」。一直以來,可能是從學生時期開始養成的習慣,我們都會隨時關注追蹤國際上關於獨立影視動畫的發布平臺和藝術家、創作團隊等,也常在朋友群組裡頭彼此討論、分享最新的消息和彼此想法,長久下來一定會養成一個自己的作品價值觀,關於喜歡的方格、創作敘事方式和視覺藝術領域。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鑽研,除了「動態影像」以外,讀小說、看繪本、看一些詩集甚至是漫畫、插畫,都是非常好的靈感來源!

做為一個藝術設計工作者,必須努力在InputOutput之間找到自己的平衡,像一個翹翹板不斷來回、不能停滯(我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因此除了吸收新靈感、新知識、新感覺(Input),也要適時將這些內化成自己創作的一部分並嘗試產出(Output),從產出中釐清自己可以如何運用這些素材和媒材,並再回過頭看向這個媒材方向,尋找自己缺失的部分亦或拓展更多、更棒的靈感來源。
  

3.給對國際競賽有興趣的學生建議:

最後很開心有這一題可以分享。我們認為對國際競賽有興趣的學生應該要先確立自己的「目的」和「目標」,在開始任何競賽的投遞之前,應該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投這個競賽、為什麼選定這個影展、這個設計比賽和自己作品的取向是否一致等。針對如何觀察國際設計或藝術競賽,應該要先做足功課,用理性的方式去分析歷年作品和自己的差異。
投遞國際競賽可以想成是一種投資,但也非常看那個時刻的運氣。一些動畫或短片影展每年的選片標準差異很大,端看該年的評審名單,無論臺灣本土或國際的競賽皆是,因此投遞完成後就保持平常心也是很重要的哦!我另外也常建議同學們可以與系上不同組一起規劃報名競賽,一起研究各個比賽的走向,討論如何撰寫企劃或呈現設計構想,也可以彼此叮嚀期限和規格要求,是很不錯的互相鼓勵的方式。希望各位同學都可以拿下自己心目中的獎項!



國際設計競賽最新資訊把握機會,讓你的設計發光!


一、綜合設計類:

1.2025 德國 iF 設計獎 / iF Design Award 2025

•追加報名截止:2024年11月06日

•競賽教學檔案:https://pse.is/5xpr9h

•競賽官方網站:https://ifdesign.com/en/

2.2025 德國紅點產品設計大獎 / Red Dot Award: Product Design 2025

一般報名:2024年10月12日至2025年01月17日

追加報名:2025年01月18日至2025年01月31日

新秀計畫報名:2024年11月27日全天(24H)

•競賽教學檔案:https://pse.is/6dpxmr

•競賽官方網站:https://www.red-dot.org/pd


二、視覺傳達設計類:

1.2025 芬蘭拉赫第國際海報三年展 / Lahti International Poster Poster Triennial 2025

報名截止:2024年11月30日

•競賽教學檔案:https://pse.is/657gaw

•競賽官方網站:https://www.malvamuseo.fi/en/lahti-international-poster-triennial/poster-triennial-2025/

2.2025 美國傳達藝術年度獎 / 2025 Communication Arts

•插畫類報名截止:2025年01月10日,追加報名至2025年01月24日

•攝影類報名截止:2025年03月07日,追加報名至2025年03月21日
•設計類報名截止:2025年05月02日,追加報名至2025年05月16日

•競賽教學檔案:https://pse.is/5j9ckt

•競賽官方網站:https://www.commarts.com/competitions

3.2025 NY TDC 紐約字體設計競賽 / 2025 NY TDC Awards

早鳥報名截止:2024年11月01日

一般報名截止:2025年01月31日

追加報名截止:2025年02月28日
•競賽教學檔案:https://pse.is/6mgv8l
•競賽官方網站:https://enter.tdc.org/

三、數位動畫類:

1.2025 澳洲墨爾本國際動畫影展 / 2025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

•報名時間:2024年10月28日10:00至2025年01月16日23:59(澳洲東部時間)

•競賽教學檔案:https://pse.is/6mhb6q

•競賽官方網站:https://www.miaf.net/


四、工藝設計類:

1.2025 義大利法恩扎當代國際陶藝獎(雙年展)/  63rd edition of the “Premio Faenza”

•報名截止:2024年12月17日

•競賽教學檔案:https://user217841.pse.is/6k48f7

•競賽官方網站:https://iscrizione.premiofaenza.it/en/


五、建築與景觀設計類:

1.2025 OISTAT 國際劇場建築競賽  /  2025 OISTAT Theatre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 

報名時間:2024年12月19日至2025年04月14日

•競賽教學檔案:https://user217841.pse.is/6k4ula

•競賽官方網站:https://oistat.org/news_detail.php?id=1240&mode=&Page=1


六、時尚設計類:

1.2025 世界可穿著藝術大賽 / 2025 World of WearableArt Awards Show (WOW)

•報名時間:2024年10月28日至2025年02月13日(紐西蘭夏令時)

•競賽教學檔案:https://pse.is/6mhnkr

•競賽官方網站:https://www.worldofwearableart.com/



※競賽教學檔案僅供教學參考,不得作為商業用途,競賽資訊請以官方網站公布之原文為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