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分享■ 2019.11.29-12.01第七屆「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The Power of Asian Design」系列活動,圓滿落幕!


圖說:亞洲大學蔡進發校長(右六)及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劉仲成館長(左六)出席第七屆「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國際設計研討會,偕同亞洲大學師長與國際設計大師合影。

自2014年起辦理第一屆「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至今年已是第七屆,讓更多對精進設計有興趣的師生受益,過去六屆曾邀請來自日本CI之父、PAOS集團代表-中西元男先生、日本知名平面設計師-U.G Sato、美國波士頓Massachusetts設計名譽教授-Chaz Maviyane-Davies、韓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Cha, Kang-Heui、香港設計商會-葉智榮主席及無印良品設計-深澤直人總監等這些具有指標性的國際設計大師,來到臺灣中部分享設計觀點,藉此將臺中打造為臺灣的設計磁場。

 第七屆「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國際設計研討會暨工作坊與「亞洲設計磁場」合作辦理,於2019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分別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及亞洲大學登場,邀請日本、美國、韓國、泰國及香港等國際設計大師,來台分享國際設計觀點及在地實務經驗,並於國際設計工作坊帶領各組實作示範,並個別指導討論與進行作品總評。亞洲大學蔡進發校長表示,希冀不同文化透過設計交流的方式,匯聚成一股強大的設計力量,進而影響與改變全世界,留下更多傳承故事與經驗分享。


圖說:第七屆「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國際設計研討會聽眾來自北中南,共計37所學校及327位聽眾熱情參與。


計畫主持人暨亞洲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林磐聳講座教授表示,已經連續辦理七屆「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累積邀請來自15個國家共48位國際設計師,每年固定於十二月上旬舉辦,儼然已經形成一種傳統。由於受到各界關注,每年一開放報名,皆在短時間內額滿。本屆國際設計研討會共計37所學校如清華大學、成功大學、臺北科技大學、高雄師範大學等學校、327位聽眾參與。國際設計工作坊共計26所學校、160位學員參與,產出79件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工作坊除了來自各大專院校的學生,還有來自明道高級中學及東歐的學生踴躍報名,協同主持人陳俊宏講座教授表示學生不僅同樣產出高水準的作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碰撞出不同的創意想法。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藝術設計系的學生表示,這是很好的一次學習和鍛煉的機會,老師很細心很耐心,很關心,幫助我們完善海報創作思路和細節;亞洲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的學生也表示,對設計啟發很多,也懂得在最快的時間做出對應的東西,學到快、狠、準的精髓!


圖說:第七屆「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國際設計工作坊周末於亞洲大學登場,日本、韓國、美國、香港及泰國等國際知名設計大師分享設計經驗與帶領學生創作。

世界設計組織(前身為國際工業設計協會)李淳寅理事表示工業設計是解決問題,能夠帶來生活上的創新,而雲端、網際網路、平台、大數據是未來五年的設計趨向,他鼓勵現在新興的設計者找到個人的設計價值,才能成為設計人才,用設計去表現你的文化,用過去的知識來創造新的創新,找到自己的價值,勇敢的去創新。

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建築設計系和工程研究所-井上雅弘教授分享過去在米蘭留學的經驗,藉由不同背景及價值觀能夠孕育出不同的價值,設計不只是設計外觀,還有不同效果,這是他在米蘭留學最大的收穫。其為要好好聆聽他人的想法,將創意填加上自己的想法,如何將創意快又準地視覺化是非常重要的。身為產品設計師,要如何透過製作去了解體驗、改進體驗;身為設計師不能只有點子,必須將創意視覺化,改善使用經驗。
  
美國第14屆墨西哥國際海報雙年展國際評審主席–John Gravdahl表示他在探索繪本的過程中常不知道自己會到哪裡,但拿起畫筆讓畫筆帶著走,無特定目的、無特定批判,同時又是放鬆的過程,其認為設計是一個很好的溝通管道,他把設計當成日常生活中的互動過程,好的視覺設計必須要包含啟發性、趣味性及藝術性。同時分享他與客戶溝通的過程,告訴大家要去聆聽和吸收,把結果做出來,不氣餒地努力將作品製作出來。
  
泰國暹羅天地River Museum總監-Namfon Laistrooglai認為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是美,要發現它、運用它,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是身分認同的表示。設計和生活方式存在緊密的關係,需要去觀察生活上的食、衣、住、行,就會發現人的習慣有很大的商機,要針對現代社群的需求去設計現在需要的生活方式,品牌賣的不是單一一個商品,而是一個生活方式,藉此才能創造出全新的商業模式。
  
多項國際競賽評審、AGI(設計師國際聯盟)會員,來自香港的李永銓設計師表示自己走了許多不同的地方,做了許多事情,最後還是選擇做設計。其認為選擇工作很重要,要找尋和個性相同的工作,找到一份終身寄託的工作是一種成就,不一定會成功,但是會有滿滿的幸福感,也才能走的快樂和長久。
  
陳永基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倫敦國際獎LIA評審–同樣來自香港的陳永基總監藉由他在為偏鄉學校改造校園的過程中,分享了自己的教育與設計理念,讓設計回歸自然,利用減法設計,回到使用者的心態,開創更多的設計想像。除了讓我們看到如何用設計改變台灣,也強調未來的設計需要同理心、利他、共榮、同中求異及異中求同。
  
林講座教授表示有一股力量正在醞釀、正在於亞洲成形,未來將逐步影響全球設計趨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在世界找到一種新的亞洲設計形象,希冀「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國際設計研討會暨工作坊為臺灣藝術與設計領域師生,帶來不一樣的文化體驗與更多設計活力,將凝聚更大的亞洲設計力量。


圖說:泰國設計大師Namfon Laistrooglai老師與學員進行創意發想與討論。


圖說:韓國設計大師李淳寅老師針對工作坊主題進行創作方向剖析。


圖說:日本設計大師井上雅弘老師拍攝學員的討論過程。


圖說:美國設計大師John Gravdahl老師與學員討論創意構思調整方向。


圖說:香港設計大師李永銓老師與學員一起進行創意發想。


圖說:香港設計大師陳永基老師和學員說明創作形式。


圖說:為期三天的「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國際設計研討會暨工作坊圓滿落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