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公告◢第六屆「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亞洲設計的力量」系列活動,圓滿落幕!
圖說:亞大校長蔡進發(右八)出席第六屆「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國際設計研討會,偕同亞大師長與來自日、韓等國國際設計大師合影
政府自2003年開始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教育部負責“藝術與設計人才培育計劃”,為此設立了“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劃——設計戰國策”。設計戰國策計畫由亞洲大學景觀傳播設計學系承辦,本計畫每年提供國際競賽獲獎學生獎勵金申請作業,同時辦理設計相關推廣活動-「來自亞洲的設計」國際設計研討會暨工作以邀請國際設計大師參與為主,分享國際設計觀點及在地實務經驗,與國內坊師生交流;「設計深耕X生根設計」校園暨專題講座邀請國際設計大師參與為主,讓各地設計師直接參與與學生普及接觸與交流,拓展學生更大的設計力量視野。
自2014年起辦理第一屆「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至今年已是第六屆,讓更多對精進設計有興趣的師生受益,過去五屆曾邀請來自日本的深澤直人設計工作室漫畫人-深澤直人先生、日本淺克己設計室藝術指導-葉淺葉克己先生、香港靳長Harald-Wong、印度國家設計學院校長-Pradyumna Vyas及韓國DesignPark Communications-金炫社長等這些指標性的國際設計大師,來到台灣中部分享設計觀點,將台中打造為台灣的設計磁場。
圖說:第六節「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國際設計研討會聽眾來自北中南,共有31所學校及345位聽眾熱情參與
計劃主持暨亞洲大學視覺傳播設計學係林磐聳講座教授表示,已連續辦理六屆「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募集來自15個國家共43位國際設計師的邀請,每年固定於十二月上旬舉辦,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傳統。由於受到各界關注,每年一次開放報名,只花不到30分鐘就秒殺額滿。本屆國際設計研討會共有31所學校及345位聽眾參與;國際設計工作坊共有27所學校、170位學員參與,共89件作品。希冀不同文化跨越設計交流的方式,匯聚成一股強大的設計力量,及時影響與改變全世界,留下更多傳承故事與經驗分享。
日本CI之父、PAOS集團代表-中公元男先生表示知性與美是他一直以來的恭順。他理性想成為了不起的設計師,但「世界上真正能夠設計的到底是誰?」這個疑問浮現,他深信「設計是所有事物的共同分母」的存在,因此認為設計在整體的意義與事實上對社會有重要價值。在設計領域,以強調設計手段,更應該發展出讓經營者能夠接受且採用的設計策略。
日本平面設計師、囊括國際四大海報大賽金獎-UG佐藤從事創作活動時,偏向直覺與感覺,多以插畫的方式表達想法。貫穿舉辦展覽的方式,測試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自己的想法與觀點是否好的,也常貫穿自己的作品表達對社會的抗議。在創立公司後的第一個投稿先生作品-一個和平網絡的海報作品,讓他獲得四大雙年展金獎,也因而受到邀請至世界各地參加各種展覽與國際交流。
美國麻薩諸塞州波斯頓設計榮譽教授Mr. Chaz Maviyane-Davies在種族歧視的成長環境中,為非裔設計師的命運,必須和變革中的社會聯繫在一起,無法忍受不公不義的狀況,作品也充滿了對政治社會的反抗元素,認為有約束的世界是人人共享,卻總事與違願。 「如果沒有人權,發展是不可能長久的。」其深信海報使用起來當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成為人類的第一線,早期人們對人類的理解,帶來力量。
南京博物館、南京大屠殺遇難紀念館形象系統設計師何方教授談及傳統圖形再設計的實踐,重要的是必須尋找文化資源、了解相關知識背景,透過不同類型的項目、溝通去獲取更多關於傳統文化的知識,同時也必須思考傳統元素如何發酵,與傳統文化如何成為創新絲路的啟示。在其教學實驗中也不斷測試,在探討平面關係,透過科學與技術的結合,解釋對社會現象的概念。
韓國工業設計協會車康熙董事長認為身為設計師必須拋開刻板印象,用不同的觀點去看待世界上的各種事物。 「科技無法完成的事情,可以靠設計完成。」在我們學習設計思考的流程中,我們要過思考一次。用手畫圖的時代已過去,必須用熟悉的心智流程來創作作品。事物的變化要知道整個流程的演進,只有知道了改變才能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才能設計出消費者內心最大的需求。
香港設計商會葉智榮主席分享過去在飛利浦公司、回港之後製作的產品以及汲取國際大獎的作品,例如可破壞收合的筆電、竹簡計算機及茶具等。透過作品分析如何製作更好的作品,讓聽眾明白不能用昨日思維來解決今日問題,他是用夢想、用所有時間跟心力做設計,這些過去的輝煌戰績堪比他的「32設計夢」。
一股力量正在醞釀、正在於亞洲形成,未來將逐步影響全球設計趨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在世界找到一種新的亞洲設計形象,希冀「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國際設計研討會暨工作坊為台灣藝術與設計領域師生,帶來不一樣的文化體驗與更多設計活力,將凝聚更大的亞洲設計力量。
圖說:第六屆「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國際設計工作坊週末在亞洲盛大亮相,日本、韓國、美國、香港及中國等國際知名設計師分享設計經驗與促成學生創作
圖說:非裔美國設計師Mr. Chaz Maviyane-Davies 與學員進行創意髮想與討論
圖說:日本設計師UG Sato先生建議學員海報修改方向
圖說:華人設計師何方老師針對工作坊主題進行創作方向剖析
圖說:設計師葉智榮老師建議香港創意傳承調整方向
圖說:韓國設計師車康熙老師與學員進行創意髮想
圖說:為期兩天的「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國際設計工作坊圓滿落幕
※更多資訊請洽IDC設計戰國策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dcm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