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介紹

2024-2025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esign Competition
文章圖片

獎項類別與等級:

非IDC獎勵競賽 無


官方網站:

競賽官方網站


主辦單位:

環境部


競賽說明:

環境部為推動民眾參與、瞭解和關注「淨零轉型」及「環境永續」的發展與應用,特舉辦「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鼓勵民眾、產業與機關對環境永續的創新創意,落實減碳、減塑,以增進社會對綠色能源及永續科技的認識和支持,並普及於日常生活和產業實踐,與世界齊力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放目標。

本競賽鼓勵提出對淨零永續與減碳減塑的創意解方,運用生成式 AI 工具技術的創新應用,解決環境問題與減碳及減塑等環境保護的多元發展。從身體、家庭、工作、娛樂與學習及社區五大面向,探索與解決「在地困難、全球挑戰」議題,凝聚社會共識,邁向美好的淨零綠生活!

鼓勵參賽作品能響應政府推動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政策及相關議題,包括「永續發展」和「創新/創意實踐」在內的各種「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發想皆可做為競賽提案。鼓勵團隊運用 AI 技術(生成式 AI、機器學習、語音/影像/情緒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競賽作品如有使用生成式 AI,請於報名時,陳述競賽作品與生成式 AI 之關聯性。參賽作品可針對身體、家庭、工作、玩樂與學習及社區等5大範疇進行思考,以創意、創新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在地困難、全球挑戰」為目標。5大範疇之設計思考面向,加以說明如下:

(一)身體:解決與「身體」相關之設計提案,思考所面對之食物、飢餓、健康、永續生存與安全等在地與全球挑戰。
(二)家庭:解決與「家庭」相關之設計提案,思考所面對之城市、住居、永續生存、水資源、衛生、能源、數位化與安全等在地與全球挑戰。
(三)工作:解決與「工作」相關之設計提案,思考所面對之金錢、失業、貧窮、工作條件與數位化等在地與全球挑戰。
(四)玩樂與學習:解決和「玩樂與學習」相關之設計提案,思考所面對之數位化、教育、休閒、多樣化與普及化等在地與全球挑戰。
(五)社區:解決與「社區」相關之設計提案,思考所面對之不平等、能源、環境、氣候、基礎建設、交通、溝通/傳達與安全等在地與全球挑戰。

主辦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承辦單位:台灣設計跨界交流協會


舉辦國:

台灣


參賽資格:

凡具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均可以「個人」、「企業/公司」、「行政機關」或「團體組隊」(參賽者可跨隊)方式報名參加。
單一件作品僅限報名一項類組,不可以相同作品報多項類組。
所有參賽作品必須是112年1月1日後提出的原創作品,已商品化/上市之作品亦可報名參賽。


參賽時程:

報名及參賽作品繳件截止日:114年01月10日(五)中午12時00分止
決審入圍名單公布:114年02月14日
環境設計大師班:114年02月22日
頒獎典禮暨產業媒合會:114年06月13日

*線上報名系統預計於2024年10月開放


參賽費用:

免費報名


參賽類別:

本競賽組別分「概念設計組」及「產品設計組」。
(一)概念設計組:該組別以鼓勵具創新創意的可行性提案。
(二)產品設計組:此組別則必須具備可實際使用、能運作並已上市作品,包括上市商品、服務、政策或技術應用等,作品類型不限。


評審標準:

以創意出發,並符合競賽「環境關懷友善」主題要求,力求創新突破,能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在地困境與全球挑戰。並須考慮造型、影響力與實用性。
(一)造型-包括色彩、材質、使用介面、美感與表面處理等,如何創造使用者的五感(官)與情感。
(二)影響力-強調設計的正向效力,能如何改善人類的生活、能為多少人創造效力、與設計的貢獻與相關影響力,包括社會、經濟與環境永續。
(三)實用性-提案所界定的環境或目標使用者,設計在其中的機能效益性,其是否符合使用者滿足使用、維護及安全的要求。
(四)評分標準:
「概念設計組」:
1. 創意性30%:設計具高度原創並以創意解決在地困難、全球挑戰的永續問題。
2. 切題性30%:符合環境永續及淨零碳排的議題及具影響力的設計。
3. 技術可行性20%:技術應用具成熟度、合理性及滿足功能與使用性之要求。
4. 美感品質10%:令人愉悅的美感呈現,符合功能與使用需求的造型,同時有效的整合社會與文化層面。
5. 圖面表達10%:圖說表達及設計(原型與影片)呈現。
「產品設計組」:
1. 創意性30%:設計具高度原創並以創意解決在地困難、全球挑戰的永續問題。
2. 切題性20%:符合環境永續及淨零碳排的議題,在製造、物流、使用、回收全過程中重視節能減碳、綠色環保並具影響力的設計。
3. 經濟性30%:對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及品牌價值貢獻較大,有利於促進產業升級;資源應用是否符合經濟效益,具較強商業轉化價值,能為企業或社會帶來長期展望與效益。
4. 美感品質10%:令人愉悅的美感呈現,符合功能與使用需求的造型,同時有效的整合社會與文化層面。
5. 圖面表達10%:圖說表達及設計(原型與影片)呈現。


頒發獎項:

本次競賽分為概念設計組和產品設計組兩個類別,「概念設計組」獎金第1名新臺幣10萬元、第2名5萬元、第3名3萬元、佳作5名各5,000元;「產品設計組」提供前3名同等獎金。另為鼓勵參賽者在減碳與減塑領域的優異創意提案,另增設「減碳特別獎」及「減塑特別獎」獎金各1萬元。


聯絡方式:

【2024 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 】
聯絡人:專案經理/李小姐
電話:07-3876841
電子信箱:epaepa2021@gmail.com


競賽類別:

非IDC獎勵競賽


附加說明: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詳情請以主辦單位所發佈之原文公告為準。
*注意:報名截止後,將無法再修改「作品名稱」及增減「設計團隊成員」資料,請妥為填寫;於入圍或得獎名單公布後,欲增加「設計團隊成員」名單,主辦單位有權不予受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