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

8th 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國際設計大師介紹與演講摘要

《視覺傳達》Has branding in a GenZ Post Covid World changed?

英國 United Kingdom-Anthony Soames

  • 薩巴卡瑪創辦人及設計總監
  • 在2002年創辦薩巴卡瑪國際有限公司─一個全方位的品牌顧問公司,為國內外企業提供品牌策略,品牌推廣,展覽和活動等服務
  • 擔任設計及品牌顧問,與台灣設計中心、經濟部工業局、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工研院、臺中市政府和高雄市政府等私人或政府組織都曾非常密切地合作
  • 2014年開始,從創意、管理到執行,薩巴卡瑪成為全台少數有能力一手包辦國際性大型活動的公司之一。執行過的大型活動包含了,2014年、2015年、2016年、2018年的臺中光影藝術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新年燈會和煙火表演,以及2017年的高雄夢時代購物中心跨年派對
  • Tony一直持續帶領著薩巴卡瑪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品牌顧問公司,並透過獨特的「說故事」方式來進行品牌創造和發展。時至今日,薩巴卡瑪則是被定位為「當代故事家」

我們就是故事的述說者,做品牌的本質就是為客戶、為專案說故事。

我的公司叫薩巴卡瑪,我們就是故事的述說者,做品牌的本質就是為客戶、為專案說故事。品牌對我而言是對員工及消費者的承諾,做品牌就是在說故事,說一個未完結的故事。是不是一切事物都可以是品牌呢?我覺得答案是非常肯定的。

多年以來印刷都是做品牌廣告的方式,透過印刷媒介可以把商標或是產品圖片放在上面,臺灣的產業直到最近還是非常仰賴印刷媒介,尤其傳統產業,例如工具機、自行車等,但我覺得在這個媒介有點太久了,因為疫情迫使這些產業改變以往的作法。打造品牌就是要跟客戶互動,了解客戶跟消費者要什麼,進入消費者的心中一直都是做品牌的目標,要用什麼跟消費者做怎麼樣的互動,他會用什麼方式購買產品或服務,藉此滿足他的需求,我相信長久以來做品牌都是這樣的。

在這個進化史的下一個階段進入了網路時代,透過網際網路可以把產品賣給更多的受眾,網際網路擴大了溝通和接觸,更能擴展我們的品牌。互聯網世代就是我這個世代的終結,再來就進入社群網站的世代。我的女兒在1998年出生,他是屬於「Z世代」,Z世代和我這個世代是無法對話彼此了解的,Z世代又稱為自我世代「Me世代」,什麼都是關於自己,包括現在很流行的社群網站,像Snapchat、IG、抖音等。透過社群網站和追蹤者建立互動和關係非常重要,在線上建立追蹤者的社群,這些關係和互動越來越緊密,品牌也開始善用新的方式,和客戶建立起新的關係。

品牌是越來越靠近客戶,透過不同的媒介去掌控潛在的消費者,過去3-5年又有新的趨勢崛起,就是關鍵意見領袖,我們俗稱的網紅。網紅透過網際網路讓觀眾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份,他們也成為各位生活的一部份,他會告訴你錢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花在什麼樣的地方,每一個意見領袖的追蹤者都代表了金錢,這又是一種新的和消費者互動的方式。

對於各位年輕的設計師及創作者們,今天存在什麼樣的機會呢?數位工具的成本越來越低、想法及點子變成企業想要的東西,對於新鮮人來說是很好的機會,因為你們有最具創意的想法。我自己是平面設計背景出身,所以我知道在以往的世界中,平面設計者是在薪資階層的底部,不過現在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新的數位工具的關係,透過工具我們有無限的可能,平面設計師會慢慢地在階層中往上爬,而且可能性無限存在。

想辦法打造強而有力的社群,才能有很多的受眾,在需要的時候他就可以捍衛及保護你的品牌,有一些產業在疫情當中開始成長,未來應該也會持續,比如線上支付、線上的網路安全、CDN及會議平臺等。我會建議在學習新事物的時候,特別強調線上品牌的管理,並且應該去涉獵心理學、人類研究等領域,因為做品牌變得更加人性化,情感的連結也越來越緊密,要知道線上的網友對什麼有興趣,怎麼樣可以把他們的喜好跟興趣變現。

《視覺傳達》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德國 Germany-Felix von Bomhard

  • 2012 迄今與設計師楊詠雯共同創辦By associates 果多設計,為台灣、中國、及歐洲之不同產業客戶提供產品及服務設計
  • 2010–2012年曾任英國倫敦 Thomas Manss & Co ltd 公司資深平面設計師,合作品牌包含音響設備公司 Bowers & Wilkins、Foster+Partners 建築事務所、英國國家肖像館等
  • 2007–2010年法國巴黎 Maquetteetmiseenpage 資深設計師暨工作室首席,合作對象橫跨法國巴黎銀行、愛馬仕等
  • 2006–2007年任職德國規模最大、聲譽最佳的設計辦公室之一 KMS Team Munich 平面設計師,合作範圍橫跨德國各產業專案項目

品牌有關於說故事,我們在做各種品牌,不管做多久,到某個時機點都要做一些改變。

品牌有關於說故事,我們在做各種品牌,不管做多久,到某個時機點都要做一些改變。品牌就是一間公司或服務的外衣,我們的各種東西就是造型,我不能透過品牌告訴你要怎麼去做,但是我們可以用品牌的設計來表達我們想要傳遞的訊息,所以我們會協助客戶來改變它的品牌外衣。

就我個人來說,我比較喜歡做既有的品牌,而不是去打造新的品牌。首先第一步就是定位,我們會跟客戶溝通,了解客戶需要什麼?客戶要的東西夠實際嗎?以時尚來講,要走向GUCCI這種永恆經典的類型,又或者選擇走在最前端的潮服設計,不管哪一種都只是一種選擇罷了。

雖然客戶最大,但還是要不斷地跟客戶提出問題,所以正確的印象很重要,另外是要如何在市場脫穎而出,第一步就是去蕪存菁。我們在做品牌再造的時候會有三種狀況,第一是延續性,品牌沒有遇到大問題,但是因為時代的改變需要做一些變化,例如星巴克一直有人魚的圖像,然而品牌越來越有名甚至不需要名字了,所以就把名字去除只剩下人魚;第二個情況是需要新的方向,可能不是遇到重大的狀況,只是有什麼原因需要做升級改造,像Exxon、Mobil在合併的時候就做出一些改變;最後一個情境就是遇到問題了,BP這家英國石油公司一開始是潮流的感覺,但隨著時間他的形象已經變了,後來因為考慮環境保護的因素,他們就把這個考量納入Logo的設計。

這是在臺北大稻埕的一間中藥行,很多日本觀光客喜歡去買中藥製成的牙膏,他們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日本人的設計都很厲害,但他們的包裝不是那麼漂亮。那時候我們很興奮,覺得可以做復古造型的包裝設計,但客戶說不要,因為經歷三代的經營,希望有嶄新的形象設計,我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讓設計是有意義的,所以我查了一些書,在包裝設計時那些點就是穴位的代表。這個客戶就是為傳統形象做再造,在保留既有傳統元素的情況下,給予一個現代感的包裝設計。

蜷尾家的老闆跟我一樣是光頭,他是第一位把日本霜淇淋引進臺灣的,光頭老闆沒有遇到特別的問題,只是他希望能夠擴展業務,因為他想要到日本開店,所以利用機會為品牌做改良再造。光頭老闆是一個熱忱的人,他剛開店的時候,有一個人幫他在燈籠上提了這個字,所以他覺得Logo的字體應該用這個字體,而不是隨便使用其他的字體,同時也幫他做品牌標誌的規範。他們在7-11販賣的期間限定商品是跟杜老爺聯名,當初設計的時候是以把冰淇淋帶回家概念來設計,當他們要去日本擴展業務的時候,我們就決定用大家最熟悉的富士山來設計,所以有時候也不是做很革新的改變,只是把原有的東西做得更好。

接著是臺中起家的夏慕尼餐廳,因為品牌的時間久了,所以想做一些改變,客戶說一定要保留羅曼蒂克的元素以及法國的感覺,但原本的樣子對我而言一點都不法國。夏慕尼已經很知名了,我們覺得他的中文名字沒有那麼重要就把他縮小,並且把歐化元素放大,靈感來自於法國街頭的一些指標,另外他們很喜歡方塊的設計,所以就把它保留下來了。此外,我們很高興能說服客戶把粉紅色拿掉,即使做新東西還是要保留舊有的元素,並且重新拍照讓照片更符合我們的設計,這個客戶就是對原有造型做了重新的定義跟再造,把關鍵的元素保留下來但有一個新的感覺。

做品牌再造的時候,一定要考量這三點問題,有延續性嗎?還是有新的方向?或是有其他各種問題?這些都要了解清楚。

《產品設計》User Centric Design - From Global to Local

德國 Germany-Benjamin Ehrenberg

  • 2008–2009年 獲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藝術與設計獎學金計畫贊助
  • 2012–2014年11月 設計研發華碩第一支智慧型手錶 ZenWatch
  • 2016–2019年於中國市場起手建構 Panasonic 智慧居家產品系列及 App
  • 自2011年起陸續獲得超過30座國際設計大獎認可,包括IDEA美國傑出工業設計獎、紅點設計獎、iF設計獎、Good Design設計獎,並擁有包含3件發明專利、2件實用型專利及9件設計專利等超過14件專利
  • 為財富世界五百大公司,例如羅技、Panasonic、華碩、Kohler、LG、華為等公司設計獲得成功迴響的產品

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必須要傾聽客戶的心聲,了解客戶的痛點、客戶喜歡什麼,而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投入在設計中。

我是羅技的首席設計師,今天想透過同時是設計師、老師,也是科技專家的John Maeda的話「設計不只是要在乎使用者,也要在乎客戶」來準備我的演講。設計師在設計產品的時候,談到的人其實是使用者;但從公司角度,他們講的人其實是客戶,客戶體驗有很多面向,包括了業績、財務以及客戶支援等,消費者的體驗是比較廣,而且比較完整的。

我想要問大家設計的用途是什麼?是希望能啟發人心,還是做出產品,是能提升銷售、要創新,還是要讓東西看起來更漂亮?這個問題我每次問學生,學生們說設計是希望能讓世界變更好、更漂亮,但是大部分的資深設計師都說希望能夠提高業績。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因為我認為設計一定要有長遠思維,否則會和現實脫離。

我覺得設計師必須要學習商業,IBM設計師Phil Gilbert說:「很多人不把設計當作商業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你在會議當中不能有一席之言的話,你的影響力就會下降。」IBM需要好的設計帶來好的業績,他們也知道設計的價值,但是他們在融入設計的時候,做法比較不同,他們是向業務端展現設計是很有價值的,可以提高客戶回客率,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其實就是改變設計這個字,讓業界能夠了解設計對於業務業績的好處。

設計其實是在成品做了90%後才開始做的,就是把東西變得更漂亮,我2004年在學設計的時候,以及2008年進入業界都還是這個階段,目前在臺灣也是這個情形。公司做的是提升設計的地位,現在設計可以跟行銷、財務還有規劃相提並論,也因為設計比較早加入開發專案的流程,所以設計的影響會比較大,這個階段我稱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很多公司像是騰訊、Apple、阿里巴巴等,都是以設計為中心的公司,他們在乎的不只是使用者的體驗而已,而是希望能夠滿足所有的需求。

我覺得設計不只是直覺及感受而已,而是要尋求回饋的意見。設計其實就是聽客戶的心聲,持續地測試,最好的設計產品就是經過持續地學習及測試才產生的。這個流程其實可以降低失敗機率,但現在的設計師,通常著重自己做設計而不是傾聽客戶的心聲。多數公司還是依靠原型來進行內部展示,讓老闆知道他們在做什麼,而不是用這些原型還有想法讓使用者測試,這樣就無法做出卓越的設計產品了。在設計產品的時候,必須要把客戶的體驗記在心中,應該要把實體、數位以及服務中間無形的隔閡打破才能設計好的產品,設計師的工作就是要創造好的舞臺,好讓客戶能體驗我們的產品。

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必須要傾聽客戶的心聲,了解客戶的痛點、客戶喜歡什麼,而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投入在設計中。我們要以客戶的角度來看產品,在客戶決定體驗我們的產品的時候,會問自己一些問題,比如說這個適合我嗎、我是否買得起、我是否現在需要、這個好不好、有無其他選擇等,所以設計師的工作就是要能發揮影響力,讓公司回答這些問題,整個體驗過程必須要完備,要能夠經過精心設計,比較能讓客戶買單。

我覺得設計師要學習商業的語言,了解經營業務的人,一起合作並且用設計的思維替客戶創造好用的東西,設計師應該提升價值而不是做出很好看的東西而已,要做到這一點,要串起公司所有環節,來改善客戶的體驗,不只是設計產品本身而已。現在的設計師應該要學的是綜合的技能,這種混合型的設計師是我們需要的,這樣我們才能接近客戶、接近業務端,設計師才能得到更多的資源,能夠在跨領域的同時,又保有非常深的知識的設計師,就能在業界跟公司做出最實際的影響。如果客戶喜歡你的產品,或是使用你的產品,就代表你這麼做就對了,如果公司能夠賺更多的錢,就會投入更多資源到設計當中,那設計也能成長,最後客戶也會受益。

《產品設計》Nurture Your Creativity

法國 France-Oscar Coutinho

  • IF遴選全球50大頂尖設計工作室CRE8設計副理
  • 2019年光寶創新獎評審
  • 2018年EKWB斯洛維尼亞歐洲創新工作坊
  • 2011–2015年德國 Ambiente 國際消費品展設計展出

每人都是具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然而就像養一株植物,如果不去灌溉或是給予養分,想像力或是創意有可能會消失,我們不能依靠出生就擁有創造力而不再去精進自己。

我把演講的重點放在個人內化,要如何培育自己的創造力。各位可能會覺得培養創意這個題目是非常熟悉的,但我想教導的是要如何在設計產業上維持這股創造力的動力,尤其是當你進入設計業十年、十五年後,創造可能會疲乏,要如何讓自己不斷地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首先來談創意的定義,「有想像力的方式創造出全新、意想不到,對創造者而言是有幫助或有實際效益的商品」這是我最喜歡對於創意的定義,如果商品非常漂亮,但在市場上不具有任何的新穎性,那就不能稱為創意。

很多人會說右腦是負責掌管創意的部分,左腦負責掌管比較務實的面向,我比較不認同這個想法,我認為它依靠的是我們綜合整體來進行一些設計和評估。創意涵蓋了四個部分,包含想像力、聰明、智慧以及個人經歷,最重要的就是個人經歷,它包含每個人生活中遇到不同的事物所得到的靈感和啟發,也因此個人經歷的部分是每個人可以和其他人與眾不同的地方。

我想每人都是具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然而就像養一株植物,如果不去灌溉或是給予養分,想像力或是創意有可能會消失,我們不能依靠出生就擁有創造力而不再去精進自己。在奎艾特設計工作室中,我們認為創意和專業技能合起來是一個好的設計師必備的條件,再細分會發現創意的比重再更高一些,因為我們認為專業技能可以透過後天習得,創意要培養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我們更注重每一個人獨特的創意。專業技術當然也很重要,但是相較於創意,如果沒有創意有再多的專業技能都沒有辦法實現;相反地,如果有創意,再透過專業技能當作工具就可以實現創意。

創意其實來自生活中的各個部份,透過生活可以得到靈感的啟發。重點不是從哪裡得到靈感,而是如何使用這些靈感然後實際地用在商品裡。其實就像各位人生一樣,人生不可能是一條平坦的大路,它不會是線性的,它一定一條迂迴曲折甚至是充滿挫折的道路,可能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找到自己理想的人生伴侶、工作等。

身為設計師並不是一般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就算下班身為設計師腦中還是有很多新穎的想法,它其實會變成一種態度及生活型態。我要鼓勵各位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去探索不同的新知,有時候要逼迫自己勇敢踏出去,才可以接受更多不同的資訊進而激發出自己的創意。踏出舒適圈的定義非常廣泛,例如讀一本新的書、認識一個新的朋友、去一些新的地方等,我指的踏出舒適圈是去學一些普遍的新知。

同時我也鼓勵各位要認識不同的產業,比方說在汽車設計產業一定也會參考建築作品、時尚、電影還有大自然等,我們不只是看同樣產業中其他競爭者的產品,如果只這樣做最後可能也只是得到類似、相同的點子,甚至最糟糕的是和同業競爭者設計出類似的產品;相反的,參考同業者的產品是希望看出目前的趨勢是什麼,以及避免做出類似的設計。

接著談到如何善用科技幫助自己培養創造力,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可以迅速透過網路得到資訊,相反地也有一些缺點,因為過度依賴Google,我們不見得會記得一些重要資訊。比方說Google Map,如果要找點到點之間行走的路線,Google Map一定會導向最快的路徑,但是如果要得到一些新的體驗,其實應該要脫離原本的路線。在巴黎有一些非常美麗的街景,絕對不是Google Map上帶你走的路可以看見的,很多都需要靠自己去探索,就像我們會說終點並不是最重要的,到終點中間的過程才是。

過去會認為人工智慧和人是不同的,人工智慧是非常聰明而人類是非常有創意的,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慧和人類的界線越來越模糊。比如目前人工智慧的應用上,有一些是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工具,雖然還無法和人類相比,但是它們已經變得有創意了,我認為未來它們很有可能會取代人類。對於設計師而言,重點應該是如何使用這些工具,如果我們能善用人工智慧的運算能力及人類的創造力,未來就能夠開創出不同的機會。

《建築與室內設計》Crafting the space

日本 Japan-Daisuke Nagatomo

  • 年度設計師 (IAD國際設計師協會) (義大利)
  • A' Design 設計大獎白金獎(義大利)
  • 金點設計最佳產品設計獎(台灣)
  • 香港透視雜誌四十驕子大獎(香港)
  • 遠東建築獎(台灣)

要對永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就必須要對人們的情感做出連結,如果對一個東西沒有產生情感的連結,那你怎麼會去保護、保存他?

我小時候在九州長大,那是比較鄉下的地方,小時候不懂得大自然非常珍貴,所以很嚮往去大城市發展,因此我到東京念書,後來又到哥倫比亞大學念書,那時候我就決定要踏上建築設計這一條路。

我任教的是產品設計跟室內設計的課程,我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想讓學生能有批判性的思考,讓他們能夠自發性地去想像一些不同的點子。我想先談論設計的流程,不知道大家對「線性和非線性」熟不熟悉,我們在談設計的時候很常談到這兩個字。其實線性設計跟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不是很努力地鑽研和設計就會達到最終的目標,反而是你會先從第一步到第二步,再回顧前面的步驟,並繼續往後面的流程前進。非線性的設計流程是怎麼樣的呢?是一開始不去設想最終的目標,而是且戰且走,沿途想到的就去做,做出來的可能是一開始完全沒有想像到的設計成果。

現在當了老師,我也會把我的老師的話傳達給學生,像是來自東京大學的小山老師說過:「一個建築它最美的狀態,就是它存在你腦海中的時候,而建築做的一切過程都是為了要達成那個最美的想像」。另外一位是我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Peter,他告訴我不用一直去想成品做出來是什麼,只要一直不斷去嘗試,這樣的教學方法是我以前從來沒有想像過的,因此我愛上了這個方法。透過數位的科技、非線性設計的流程去思考,創造出了一些東西,有時候我也不知道是什麼但我就是好喜歡。

我在美國的時候參加設計比賽,它要設計一個新媒體的學校,我使用數位工具去設計出不同的空間,作品也獲得遠東建築獎。當時我感受到價值觀的衝突,我思考身為一個建築設計師,其實可以利用科技和數位設計達到不同的成果,可是這又讓我思考做建築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於是我又到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建築設計學院向Vicente老師求學,他告訴我以前我們會說形式是遵循功能產生的,但是形式應該是遵循能量而產生的。

從美國到歐洲再回到亞洲的職業過程,我發現透過數位設計結合永續會帶給我們不同的創造空間跟機會,我開始思考我自己的職涯歷程,發現如果大家都可以運用數位設計的概念,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出很好的作品,那問題就在,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這樣的輔助來做出作品,大家的作品不就都一樣了嗎?我們要怎麼找出屬於自己的特色呢?我身為亞洲設計師要怎麼樣顯得突出,是要思考的問題也是最核心的價值。

2019年一個叫Living Lab的計畫,是一個比較實驗性質的東西,我們跟華山的站貨場合作,之所以分享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想要找出可以去與聯合國永續發展計畫的一些契機,展覽的名稱叫做Future is now,也是我們透過機會找到可以在SDG上使力的點。這個展覽主要目的是邀請大家貢獻不同的力量、分享不同的知識,讓我們用最少的資源達到最接近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回想起計畫最棒的部分就是他讓我做出不同的實驗,對我來說我們認知的氣候危機不是被動地做出因應的方式,而是我們也可以主動地做出改變。這樣的契機之下設計出來的東西有更多價值,最終來說設計師就是要讓人們感到快樂,要對永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就必須對人們的情感做出連結。

《時尚設計》Sustainable Fashion

紐西蘭 New Zealand-Ra Thomson

  • 2018臺北實踐大學教學優良獎
  • 2015臺北實踐大學助理教授
  • 2006紐西蘭MisteR 男裝創辦人/經營商/設計師
  • 2002紐西蘭內衣品牌 Jockey 設計/製作經理
  • 2001紐西蘭國立基督城科技學院時裝設計系畢業

時尚是一種藝術,藝術應該要有它的意義與目的,而不是用過即丟的東西。

我來自紐西蘭,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自然環境的包圍帶給我們很多的樂趣跟靈感。從小到大永續概念對我們是一種常態,衣服如果破了就會自己去縫補,我的媽媽也會幫我們織毛衣,我們有很多衣服都是從其他家人那邊傳過來的。

1995年的時候,我突然對電子樂RAVE CULTURE很有興趣,這些文化當時在歐洲風行,在紐西蘭它是一個很新鮮的潮流,很少人投身這個領域。我那時投身電音RAVE的世界,當時Photoshop、Illustrator都是全新的工具,我們就用全新的工具創造出全新的東西,發展完全不同的風格。我開始當DJ,做了自己的混音帶,也製作服裝。那時候成衣店沒有賣褲管超級寬的牛仔褲,所以我就幫自己還有朋友們製作,我意識到自己對時尚非常感興趣,從高中畢業就想進入時尚學院。

2001年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遇到了我的老婆,也拿到第一份紐西蘭內衣品牌Jockey的正式工作,這份工作讓我看到時尚真正的面貌,也意識到時尚產業對環境有怎樣負面的影響。2005年時我跟老婆建立了自己的時尚品牌MisteR,在紐西蘭及澳洲當地製作復古風格的衣服,我們建立起三項原則:第一是一定要在當地製作,而不是發包到海外,由不認識的人在我們不了解的地方製作成衣;第二是希望使用天然纖維;第三則是要確保產品的品質,我不明白為什麼現在很多成衣都很容易壞掉,為什麼製作產品的時候沒有想到延長它的壽命。

接下來是我人生的轉捩點,我來自基督城,2011年的時候基督城發生了一場大地震,整個市郊區幾乎被夷為平地,我跟老婆當時有點迷失方向。當時我們想要逃離地震,逃到哪裡呢?我們逃到臺灣。我們希望到臺灣能改變我們的環境,為什麼要說我的個人背景呢?首先,我的家人教會我要用心設計;紐西蘭教會我喜歡周遭的環境;RAVE的文化教會我創新;JOCKY品牌的工作經驗讓我看到時尚產業對於環境的影響;我們自己的品牌聚焦在永續發展的想法上;基督城的地震讓我們意識到大自然的威力,其實大自然隨時可以讓人類毀滅。

我雖然身為時尚產業的一部份,但時尚產業對環境的影響一直讓我很掙扎,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時尚產業對環境的影響是世界所有產業第二大。時尚產業對環境最大的破壞來自漂白、染色,以及製作過程會有不同的污染產生,再來就是種植棉花時使用的殺蟲劑,所以在教書時我希望學生意識到這點。

生產一件T-shirt要花費2720公升的水,這其實是你三年喝水的量。在英國每週會丟棄1300萬件的衣服,但每件衣服平均只穿了四次。接受到這些負面資訊其實很難再去考慮這些問題,因為實在太難想像了,問題實在太大了,我希望學生能更關注問題,了解即將進入的產業會對世界造成什麼影響。我大部分的衣服是自己做的,但買衣服的時候我一定會看它的標籤,很多人不會檢查標籤上面的內容,看到喜歡就買了,但了解衣服的成分、是誰製作的、在哪裡製作的是很重要的,教學的時候我一直向學生強調這點。

現在有很多纖維、材料長期而言對環境比較好,我最喜歡的例子就是Kings of Indigo,他們在永續方面做得非常好,這是一家來自阿姆斯特丹的品牌,每一件成衣在販賣時都會列出資訊,並且經過PETA組織認證是沒有傷害動物的,如果每一件衣服我們都能夠取得這樣的資訊那該有多好。副料的東西也能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我也會鼓勵我的學生在做決策的時候能夠多想想,雖然看起來影響不大,可是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選擇對環境影響更小的產品,其實就能造成很大的變化。

我鼓勵學生去思考製作這件成衣的人是誰、這一些勞動者的工作條件、工作環境如何,我覺得非常重要。我自己很喜歡的紐西蘭品牌Kowtow,他們的網站上面可以看到關於這方面的資訊,也寫到他們的設計哲學,他們運用循環設計的想法,用了很多回收材料等。如果網站上面提供資訊變成法律上的要求,是不是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消費者有更多資訊去做出更好的選擇。

接下來提到重新使用、修補、回收的概念,patagonia這個品牌之前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上面寫的是「不要買這個外套」,但是下面的小字寫道「不要買這件外套,穿你舊的外套」、「把你舊的外套拿去修補」或是「你先回收你的舊外套,再去買一件新的外套」,我看到的時候非常震撼。另外我很喜歡這間公司的原因,是他們有一臺縫補車會四處幫別人補衣服,大部分是修補他們自家的產品,修補的概念在以前是常見的,但是現在大家好像都忘了怎麼做。

我們要走向慢時尚,就算現在全世界的品牌全都變成100%永續,還是沒辦法解決現在的問題,因為我們最大的問題是買太多的產品,消耗的節奏太快了,因此要買比較少的產品,並且製作能夠長期使用的產品。當然不是要回去那個年代,但我想我們要找到一個平衡。

世界面臨一個轉捩點,我認為這是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做出改變,所以我們能夠把焦點放在環境、彼此身邊以及社群上面,讓世界變得更好,其實我覺得永續發展能夠變成一個常態。最後這句話我每次都會跟學生分享,「不管在哪個領域,真正的公益反映的是關懷,關懷反映的是我們對於自己、他人還有生命的態度」。現在大家在社群媒體上,都過於關注自我,忘了其他人的存在,但如果能夠退一步看到整個環境、看到他人、看到這個地球,能夠讓世界變得更好。時尚是一種藝術,藝術應該要有它的意義與目的,而不是用過即丟的東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