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名家專文

Article of famous designers

黃國瑜-未來設計人
設計師介紹

瑜悅設計Transform Design 創辦人

Founder, Transform Design

黃國瑜 Leo Huang

收錄2024年專輯

近期,新聞報導了關於OpenAI推出的Sora影片生成的消息,震撼許多關注AI的朋友,當然也包含我自己。雖然目前還僅止於發表的階段,但我相信不久,這項技術將再次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對於未來的想法。 

對於未來有很多的可能,同時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及高度的變化。在這樣快速發展建構的基礎下,有很多事情已跟過去截然不同。我們必須重新學習新的技能,來因應這個時代的變化。科技改變生活的事實,已經明確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而我們也清楚地感受到科技提升對於我們的影響,也明白這些影響有好有壞,我們也都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了解該如何運用、如何提升更高的效率是我們面對未來的課題。 

以下我整理了三個觀點,透過這些觀點的分享,幫助我們在面對未來的時候能做好更多的準備! 

觀察力 

一個觀點的塑造與想法的發現,建立在「觀察力」之上。觀察對於理解一件事情的全貌或不同的角度有著重要的影響。沒有具備觀察力的視角像是蒙上一層紗的視野,對於世界真實的樣貌有著較低解析度的認知。但重點不在於解析度的高低,而是在接近事實的差異,有多少的選擇! 

很難想像我們已經在追求超高解析度硬體顯示的同時,低觀察力的思維仍舊深深地影響著我們。人工智慧的出現與盛行,最常聽到的就是是否會被「取代」某些產業或工作內容,也常聽到關於「原創」的困難性,這些其實都是我們已經面對的問題。透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世界上最美的一切、最深刻的感情,以及最佳的敘述方式與體驗,這些都是透過觀察而來的好處,也是增加自身優勢的好方法。 

觀察力的訓練其實不難,只要你願意在這個容易分心的世界「專注」在當下的事物上,你將會發現效果其實相當顯著,你也會開始進入到一個全新的視野! 

彈性 

每分每秒世界都在改變的這個訊息大家早以習以為常,現在與過去改變的速度有著相當程度的不同,其中最大的差異是在改變的速率上。我們生活在這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每天都有全新的觀念挑戰舊有的思維,所以單一的思考方式就顯得薄弱,多元的思考基礎是支持最佳選擇的一種健康思維。 

於是乎「彈性」的思考方式,就是為了幫助你在面對速度飛快、高速運轉的情況下,能有更好的應對方式。值得強調的是「彈性」並非沒有原則,反而必須要有更加嚴謹的選擇機制,彈性才得以徹底好好實踐與世界接軌! 

知識量 

知識累積最大的好處,是在於你面對問題的時候能有更多的選擇,現代的設計師要面對的問題比過去多很多,單一且少量的知識很難面對未來要做的事情。試想,一個問題倘若只有一種解決方式,在沒有保證成功的情況下,成功的機率基本上也只有一半或者更少。該如何增加更多的成功機率,重點在於提出更多的選擇方案,並能從中找到最佳的解法,這才是面對未來的思考方式。 

人工智慧的運算邏輯是建立在大量的運算思考上,而運算就是不斷嘗試,面對問題的時候如果僅能提供一種解法的話,那真的非常可惜。所以累積龐大的各種知識是絕對必要的,不用擔心你吸收的種類是什麼,因為你無法預測這個知識哪一天會用到!累積知識,增加知識量就是進入未來的一個基本門檻。 

以上的三個觀點,是否跟我們所知的人工智慧有些雷同的地方?這也是我向未來智慧學習的一個過程,當我發現自己需要能成熟、圓滿的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如果沒有強而有力的觀察力,我該如何洞察情勢分析目前的問題所在。 

對於事情的應變,如果只能固守過去的舊有思維,又該如何面對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然而彈性將會是一個很好的處理方式,讓你能跳脫框架找出最佳答案。 

最後,所有的問題都會在不斷地快速嘗試下得到最佳答案,倘若沒有充分的知識量,如何有效地判斷來支持你做好選擇? 

這些就是面對未來我們需要學習的功課。

起司條 Petite Belle 

VVG 


太子油飯 TAITZU FOOD ZU FOOD 


旬嚐 HSUN CHANG 


保時捷 Porsch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