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HAN13蔡依珊金工創作 負責人
Founder, I-Shan13
Article of famous designers
I-SHAN13蔡依珊金工創作 負責人
Founder, I-Shan13
圖說:於學學文創時期,2010年品牌舉辦第一次的新品發表,現場作品的展售照片
大學時,我學習的是偏純藝術創作的領域,包括繪畫、版畫、圖像表現、設計、電腦繪圖、綜合造型、複合媒材和雕塑等。然而,當我進入金工領域後,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金屬這個完全陌生的材質,以及偏向工藝的作品形式。我似乎站在工藝與純藝術的中間,一腳在工藝,一腳在純藝術,不知道該如何邁出下一步。對我來說,這是個很大的考驗。
如何以比賽提升自我
圖說:研一時的作品,飾盤系列,入選2006德國TALENTE競賽。
在學習的過程中,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機會,除了能夠檢驗自己的創作水準,也能夠拓展自己的視野。以下是一些小小的建議,讓你在參加比賽時能夠更加順利:
1. 找專業攝影師拍攝作品,以增加作品的美感及評分。
2. 在填寫比賽相關資料時,確保使用正確的英文,若需要翻譯創作理念,請尋求專業的幫助。
工藝-將技術和美學相結合的創造性勞動
工藝的意思,簡單的說是「作工的藝術」。工藝可以理解為一種結合技術、才能、技藝、造型藝術和審美性的創造性勞動,它是以製作實用物品為目的,同時具有藝術性和審美價值,反映了人類的感情、理智、藝術精神和科學精神。在工藝中,雙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它是人們創造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時也代表了勞動的力量和價值。因此,工藝可以被視為一種將技術和美學相結合的獨特創造形式,並在實現人們的審美價值觀時反映了其複雜性和特殊性。
在研二的時候,我學習了金工技法中的敲花技法,為了練習這個技法,我設定了一個敲臉的練習。我想要敲出一個偏向寫實的臉,但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在大學時我對雕塑並不熟悉,曾經做過頭像,但挺失敗的。我花了非常多時間在敲臉的部份,使用鏡子和石膏翻模自己的臉作為參考對象,讓我可以從視覺和觸覺去感受和模擬臉部的起伏和內空間,最終完成了一個無表情但寫實的臉部作品。
作品:「在所謂的疑惑」局部,紅銅、玻璃、描圖紙、透明片,2007
作品:「食心人」局部,銀、珠子、珊瑚、蠟、描圖紙2008
透過做中學-創造屬於自已的風格與特色
當教授金工基礎課程時,常會有學生問我:「學完基礎還能學什麼?」他們似乎認為只有學完所有技法才能說是會做金工,但他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做」的重要性。
我認為在做中學是非常重要的。
曾經,我給學生出過一個練習,讓他們找一件作品,然後模仿這件作品。通常會碰到很多問題,我們看見的是一件完成的作品圖像,它是如何被建構出來的,圖像中沒有被看見的地方是如何,這時候就會需要去尋找答案,並了解步驟的順序。這是一個練習基本工的好方法。
古人的技藝非常高超,他們將一門技藝做到了極致。相比之下,我們對每個技法都是略碰一點,距離高超的技術還有很遙遠的差距,需要不斷地進行技術練習與勞動。
訂製作品:芳蹤精靈迪米亞,純銀、寶石、珍珠,2015
在這個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找回以人為本的價值工藝,學習和創作不再只是單一的形式,更需要我們不斷地調整與思考。學習工藝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習技法,更需要了解其背後的文化和價值觀。而當你專注於一項技法時,就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精髓,也更能將自己的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我成立個人品牌後,其實做最多的事情便是打磨,一個無聊且重覆性的動作,然而我相信認真對待作品,投入時間和精力,成果終究會在作品中展現,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帶給大家一些小小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