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名家專文

Article of famous designers

陳如薇-以情感延伸,將設計擴張
設計師介紹

黑生起司創造股份有限公司 藝術設計總監

Creative Director of HEY SHENG Creative co, Ltd

陳如薇 Vii CHEN

收錄2023年專輯

「以情感延伸,將設計擴張」,所提及的「情感」即是我所實踐的「Symbiotic Emotion共生情感」,這也是我擔任藝術設計總監的黑生起司品牌的核心價值。

我開始接觸設計產業的開端是以交通工具設計開始。移動工具是設計和工藝的結合,它在油土模型時透過手的觸感,以及對工匠所需的細節關注,在製作這些油土模型時,需要花費許多時間,來回形塑;然而,在所有的付出中回饋我的卻是更大且俱增的經驗與感受。這些實作經歷激勵我成為Emotion Designer。我思考並開始執行有關實驗設計及設計少量生產計劃,透過觸覺在工藝與設計中尋求當代設計的共生情感。

什麼是「共生情感」:「藉由進化的技術工藝,延伸記憶觸感,透過產品設計連結人與萬物間的親身體驗,進而延伸設計者及使用者的感官來聯結記憶,這樣的感受會是深層記憶的探索,也是延續未來感知的投射,不受限於當下體驗,永續設計價值。」而在很多時候,我會以實際作品來分享「共生情感」,因為這是我的設計實踐,也是能更佳體驗「共感」在設計、生活上的潛移默化。


圖說:以「Symbiotic Emotion共生情感」實踐與延伸在所有的設計項目裡,將設計擴張永續。

1_皇家禮炮23年瓷器酒壺 / 2_小飲盛食 / 3_交織屏風立燈 INTERLACED
4_TEA PARTY II《混得好 in the mix》茶器組5_Diamond Pleats 研石造物 Hualien International Stone Workshop project / 6_陶作坊品水罐
7_ WOOD MU鳥叉盤 8_ Graceful Reina


圖說:HYM ROOT 家具式黑膠唱機


圖說:金點設計獎座整體以聚焦呈現「金點」樣貌,展現金點設計獎無限影響力的至高視野。


共生情感的實踐與核心

「果皮杯」的設計概念是將吃地瓜這個動作進而作為手感轉換。這是我認為非常完整且具代表的「Symbiotic Emotion共生情感」作品,因為這個開始就是來自我的日常生活,並記憶起許多人吃地瓜或水果時,會把外皮當作盛裝的「皿」來使用,進而將這個器物盛裝及手握的概念轉換到設計陶瓷杯具上,透過歸納找出果皮的紋理規則特性作抽離原色,將蔬果的紋理放在同一規格的杯體;透過使用者觸感記憶及視覺印象,即使沒有明確的果皮杯蔬果顏色,也能讓使用者產生共感,這樣的體驗可能是很即時的,也可能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靈光乍現,而這種對於產品,對於果皮杯產生的情感,會是挖掘到深刻的記憶點,也會是延續及創造新的回憶,不斷循環。


圖說:<果皮杯>
深刻手感記憶,抽離水果的顏色,透過使用者觸感記憶及視覺印象,體驗共感。

將情感注入,作為設計永續的媒介

果皮杯以手感作為基礎,不僅透過觸摸紋路讓使用者產生手感記憶思維感受外,也運用陶瓷工藝技術的雙層中空杯體設計,讓使用者在飲用熱飲時,可直接觸碰且不用擔心導熱杯體而燙手。這也是我在上一段提到設計核心所敘述的「藉由進化的技術工藝,延伸記憶觸感。」因為在面對不斷提升的技術與多變的生活型態,設計是很容易成為過去的。如何讓設計有更多元的可能性或影響,更進而是將永續成為設計的一個核心,不僅是做一個永續設計的作品,而是將每個設計都擁有永續的價值,這是當我以我的設計理念「Symbiotic Emotion共生情感」來創作、實踐予作品時,深刻於我的每一細節與考量,透過將情感設計注入其中,作為設計永續的媒介。


圖說:藉由進化的技術工藝,延伸記憶觸感

感官聯結記憶 美的影響力

從產品設計開始,也拓展至空間設計/改造、策展規劃、軟裝設計等領域。明確且具象的共感設計是果皮杯,而在之後的許多作品,展現及敘述了情感在設計過程中的重要及影響力。


圖說:INTERLACED利用WIRE MESH營造模糊光源的效果,呈現光的微妙相互作用。

INTERLACED交織」屏風燈,也來自我們設計團隊的生活體驗。在三合院的庭園中,透過木窗看見窗外的月亮,想將模糊又清楚的感覺呈現,利用WIRE MESH營造模糊光源的效果。作為燈光,它既能照明,也能當作情境裝飾;作為屏風,能將視覺作切割,透過構成疏密排列營造效果,感受光的微妙相互作用。

INTERLACED運用織網的交織搭配木材質的韌性,將光源放置在網目屏風後,卻出奇的柔和、融入,每每被客戶選用於空間陳設時,總是能有新的體驗與美感;也曾在展覽中,遇到佇立於INTERLACED久久不離的參觀者,陳述INTERLACED給予他的新感受。這也是我對於情感在設計的延續,是一種設計永續的實踐,除了記憶的聯結,也是對美的共感。

視野的不斷擴張 展現設計影響力

將情感設計擴散到不同的領域,保有原建物時代價值,以現代設計將機能家具注入校園空間新風貌

新竹市立北門國小的同心堂及屋上室,均是擁有百年歷史的空間建築。當時在著手改造前,便已經被原建築的特點所吸引,因此在設計的時候,不僅要保有原建物時代價值,也希望能夠有與時並進的空間感,帶動孩童在使用時的活力,以高明度的色彩計畫刺激學生的視覺體驗,營造豐富有趣的學習氛圍。將情感融入設計思考,新舊並存,透過不同時空的回憶與形象,永續新竹北門國小的校史價值。

這是不同層次、不同領域展現出以「情感延伸,美的影響力」的作品,也是我在實踐共感設計時,從人與物件來思考,轉換成空間:場域空間與時代空間,並不是將人與物件的重要降低,而是把過去、現在、未來的美好與情感都保留及呈現,發酵於這些建築空間中,展現設計影響力。





圖說:原是日治時期為集會講堂的建築格局的同心堂,以「校園博物館」為概念,將同心堂打造為「兒童探索基地」。




圖說:以現代設計將機能家具注入校園空間,保留原有建築之美,呈現未來屋上室。

永續設計的價值 以情感繼續

設計,在不同的時代給予不同的風潮,比如創新、比如客製、比如改造…...,這都是設計本有的不同面向,因應當下生活型態的需求,會不斷地變化著人們對設計的期望及帶來的影響力。而身在設計這個領域,我們亦越重視「永續」的價值。其內涵於選用對的材料、做對的應用,不產生浪費與耗損及失能的可能性,更展望能是超越時空背景與生活需求計算的作品,會被保存、運用、定義及給予價值。而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下,以情感延伸並注入在設計中,給予了作品與使用者之間沒有時間定義的關聯性,那可能是已有的聯結/習性、當下的感受,或是新的體驗,而這會一直循環,並在未來的時空裡,記憶中的情感湧現,使用者又會再次產生一次的自我體驗。透過「共生情感」共感的核心概念,不會受限於單一設計領域,它可以發酵在不同的層面裡,讓設計不斷擴張,永續設計價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