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名家專文

Article of famous designers

許華山-從近代建築教育源流初探與多元地域文化,透過國際交流之社會責任

許華山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客座教授

Lead Architect, EW+HSU Architectural Firm / Visiting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許華山 Hsu, Hwa-San

收錄2023年專輯

一、啟蒙源流

就從影響現代建築的歷程-包浩斯(Bauhaus)談起,它是在1919年由Walter Gropius創立,德文Bau(建築)Haus(建造),主要講授與發展設計教育,注重建築造型與實用機能合而為一。除了建築領域以外,在藝術、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乃至於現代戲劇、現代美術等發展、影響現代設計產業與教育深遠。

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隨時代發展而變化,強調建築師要研究和解決建築的實用功能需求和經濟問題。現代主義主張,採用新材料、新結構,促進建築技術革新,在建築設計中運用和發揮新材料、新結構的特性,擺脫歷史上過時的建築傳統束縛,創造新的建築藝術風格、發展建築美學、幾何外型,達成美感並沒有裝飾性,簡單連續複製的結構。

現代主義的房屋與傢具設計,也普遍強調簡單、形式上的簡潔和開放式空間的內部,同時減少混亂(Absence of Clutter)。綜觀而論,以前許多成規,已經臣服於更加隨性的裝飾、復古與空間的戲劇感,當代主流建築,仍然保留現代主義設計的許多面向。

 

圖說:2021 A+Architizer產品入圍獎-Share


圖說:2019中國晶麒麟獎-飲隱山石


二、基礎養成面面觀

1.學習與態度:

筆者擔任兩岸大學設計教學(包括:建築、室內、工業設計)超過15年,也評審過兩岸相關學生設計及新一代設計競賽,以臺灣為例,原有完整且基本功夫紮實的訓練方式,自成一套的技職體系,自開放大學設立之後因而淡化,與普通大學並沒有分別,也由於分工及扮演應有角色的不明確,成為普通大學的架構,導致建築教育課程發展方向有不明之虞。

原有支援設計課程減少,或變為選修,如:法規、構造施工、結構學等,學生因此類的相關基礎觀念缺乏,進入職場後,普遍遇見學習力與執行力無法順利的配合,造成適應不良而轉業。

2.願景與契機:

面對時代變遷,必須有所因應,如:政策改變,還有國際與兩岸競賽交流,對岸市場性,學生的接觸頻繁,及全球化的方向,應有調整課程內容的準備與勇氣,但主軸仍須明確,定位要清楚,也就是說,瞭解各自特色是什麼?

另外,對應多元就學方案,招募學生的性向與特質,此項政策仍須再研擬如何改革現有體制,從幾個方向來談:

a. 動手畫及動手做:基礎課程須強化,尤其低年級的手繪及手做的基本設計課程安排與落實訓練。

b. 藉工具及校外學:完整的基礎訓練建構後,中年級再藉電腦輔助課程及校外實習課程安排,加強訓練。

c. 廣應用及近議題:高年級及畢業班的具備條件,除了完整手做與輔助工具運用外,培養主動性,另外,設計議題與業界合作,讓產學做充分交流,讓學生清楚為未來投入職場預做準備

d. 國際觀及團隊感:跨界合作已是全球性的趨勢,尤其面對市場需求,如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態度及國際觀,亦是當前重要課題。

 

圖說:2018台北老屋新生大獎-迪化半日


三、是競賽也是交流

近年來,國際樣式走到新的歷程,尤其在數位科技的輔助下,大型項目與超高層建築,透過演算成就一件件早期不可能的任務。

因應全球化的迅速衝擊,地域性的課題屢屢被提出,2017年,筆者參與了香港建築學會主辦的兩岸四地建築設計大獎並獲大獎,評審團在獲獎作品中發現到,尤其是臺灣的建築師們,對於地域與人文關懷方面非常深入,特別引起共鳴。

世界建築設計年年辦,也從未間斷,但如何從競賽中得到互相交流與學習機會,甚至自我提升與團隊合作默契,也是一門必修功課。



圖說:2017兩岸四地建築設計大獎-Giwas Ali 


四、掌聲後的社會責任

在臺灣面對殘酷與現實,除了公共工程繁瑣的行政,也努力完成各類公共建築作品,尤其跨國合作經驗豐富,然而,在住宅建築房地產市場這一塊,屬大部份建築師從事的工作,當然也涉及室內設計與相關業務,建築師們在多變的商業環境下,能夠符合業主需求,又能堅持理念與基本價值,進而有自己對居住的論述,實屬難得。

老、中、青的建築師們,對於殘酷市場競爭、僵化的法令與自由心證規定下,都能探見深厚設計的功力與折衝的態度。

筆者有機會擔任過台灣住宅建築獎初評委員評後,有幾個感想來分享,尤其是在設計純熟度與貢獻度方面:

1. 展現了建築師對房地產市場脈動,潛藏利益衝突與外在敏感環境議題,都有考慮到,更有幾件作品,尤其是都市景觀折衝與呼應、新舊的社區共識、建築法令規範限制下,有其突破性的思維,也成就了多樣性的新住宅觀。

2. 大部分都在地域風貌中,展現了內外在環境及新與舊的融合度,其中有幾件作品,更考慮了使用者的特質,被注入對「家」的新定義,有獨到想法,畢竟人是主要因素,另外也有對細節的掌握度,非常精準,尤其通用設計這塊,也被重視到了,值得稱許。

作品中不難發現,臺灣的建築師與團隊們,並未隨著現實環境的困境而隨波逐流,反而起了好的漣漪,可見的作品中,對於人文、社會、環境,分別有見地,在臺灣未來的住宅建築市場,能良性發展,再見好作品,也能與國際大賽相互交流。

 

五、多元的文化,地域的省思

地球村的概念,從現代主義後期甚至到20世紀初開始,由西方主流轉變成東方風格,在一波波浪潮,甚至國際競賽中被彰顯而成為顯學。

14世紀後的文藝復興、16世紀的宗教革命、17世紀的科學革命、18世紀的工業革命、19世紀的產業革命,而20世紀後可持續性發展,成為新未來關注課題。

全球暖化與環境變遷,海洋國家或地區面臨遷都,極冷極熱的氣候變化,尤其2019年底Covid-19至今影響全球疫情傷亡嚴重,科學及醫學家們在研究發展疫苗的同時,建築師面對問題共同的相關科學數字分析外,初期負壓隔離病房、方艙醫院、同層排水、排氣,還有哪些可以著墨的,而不是置身於事外,也回到老祖先,因地制宜、在地地域與地區風貌有絕對關係。

不管材料與技術的創新,如何呈現地域性建築的重要性,在多次的參與國際競賽中,總會發現端倪,也有在地化即國際化的延伸課題,無論融合或主觀意識,對環境、對生態、對文化,都有新的發聲議題,值得關注與省思。



圖說:2017中國晶麒麟獎-山水樓田系列_石茶盤


圖說:2014-金點設計獎-樂山系列


圖說:2011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HKDC AWARD)銅獎-Jamei Che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