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名家專文

Article of famous designers

周育潤 - 建立設計價值的世界觀

KEV Design Studio負責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系兼任講師

Owner of KEV Design Studio、Adjunct lecturer at NTNU Department of Design

周育潤 Chou, Yu-Jui

收錄2021年專輯

設計是理解事物運作方式的學習

工業設計的工作之所以有趣,是來自於設計師們會接觸到世界上各式各樣、不同類別的產品,透過理解、使用、甚至是拆解與破壞,學習器物運作的原理與製造的方法,再從其中找出可以改善更進步的空間,透過設計創造出更進步、更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一代產品,為我們生活中帶來美好的便利。

因此在多樣的設計服務案例中,除了需要花上許多時間,實際操作體驗去發現問題之外,設計師還肩負著美學把關的工作,讓產品在功能性與製造成本的平衡之下,還能更有吸引力,這樣的流程雖大致相同,但其實每個設計案都有不同的目標,如同從山頂奔往下游的河流,各自形成獨特的樣貌與結果。當然你也有可能在其中去挑戰長久以來的習慣性,找到新的方向與路徑,發展出具有潛在需求的新產品,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價值。

圖(1):數位相框
在數位相機普及但行動網路尚未成熟的年代,人們只能在桌前透過電腦分享照片,而數位相框的出現讓相片的播放可以到每個角落,也讓不擅使用電腦的長者也能輕易的分享照片。設計方面加入科技的元素外,更保留住傳統相框的意象,滿足送禮與家中的擺飾。這個設計除了獲得iF Design Award、Red Dot、Good Design Award、I.D. Magazine,以及臺灣國家設計獎金獎之外,也成為其他品牌仿效的對象。



圖(2):竹凳
對於材質的理解,把材質的多樣特性結合在一件物品上,透過傳統工藝技法設計出現代加工方式與材料無法取代的竹凳 。獲得2008年巴黎家飾展「最令人心動作品」獎與2009 Red Dot設計獎。

設計觀察是建立觀點的思考模式
許多設計案的產品,設計師可能自己從來沒接觸過,甚至完全不認識使用者族群,這時透過設計觀察就變得非常重要。但所謂的觀察並不僅僅是拍照記錄、問卷調查、與設計師的直覺反射而已,而是在觀看的過程中進行思考,產生觀點。因為如果只是記錄與上網找找資料,那麼全世界的設計師所看到的問題點豈不是一模一樣?真正有價值的設計觀察還必須加入思考:探究問題背後的原因、發掘深層的目標方向、跳脫出原本表面的刻板印象,才能擁有自我的獨特觀點。


圖(3):液晶螢幕
透過分析許多使用者的周遭環境,發現液晶螢幕為書桌上的核心位置,透過整體設計的附加小配件,可以整合不同的使用者行為,讓桌面達到更有效與美觀的運用。


圖(4):攜帶式LED青春痘治療器
攜帶式LED青春痘治療器將醫美診所的診療儀器轉換成移動式產品,手持的尺寸賦予潔淨與科技的造型,方便隨身攜帶使用。

舉例來說要設計一張椅子時,除了觀察使用者的乘坐方式與需求、放置的環境、材質的選擇之外,可以思考一下椅子的本質是什麼?是一定要有著四隻腳的物件?還是支撐人類體重對抗地心引力的休息方式?是影響人們互動距離的限制?還是屬於空間裡時代美學的呈現與擁有者自我生活風格的表達?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其背後所可能代表的意涵,才能跳脫出對椅子的既有印象,而不是已經開始去設計在你觀念中有著四隻腳的物體。

當觀察再深入思考屬於物件或行為背後的意義,就能擴大所看見的面向與範圍,脫離被僵化的個人體驗,找到更大的議題,讓想法有如大海一般,包容著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在滿足同樣價值的基準上,解決了問題,並且提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方向。

插座與延長線是同學常常會想到的主題。以生活周遭經驗來說,許多人都有出國時插座不合,或者被延長線使用時所遇到的小挫折所困擾,似乎是一個很好的設計題目。可是稍微有做功課的同學就會發現,過去幾年iF或是紅點概念獎的得獎作品中,就已經可以找到非常多的設計範例與解決方案,這代表著全世界許多設計科系學生都在同一個面向思考,用著優秀的手法解決同樣的問題,那當然就算你的設計再好也不容易被看見。所以同樣的議題如果可以往上推究,或許在解決問題、節省能源、居家安全、整齊美觀之外,可以加入在未來的社會環境中,獨居銀髮族的增加、疫情居家隔離的環境需求、虛擬世界所需要的空間條件等的思考,這樣一來在插座與延長線的設計就能產生出新的可能性。



圖(5):掃帚、圖(6):分享蛋糕台
學生時期得到的iF概念獎兩件,是臺灣最早得到iF概念獎的作品。掃把(圖5)是思考產品與環境的關係,如何能更具有功能上與意義上的直覺產生,讓物件可以隱藏在空間裡,同時可以滿足需求。蛋糕盤(圖6)的概念是觀察切蛋糕時所產生大小不一的問題,以均分蛋糕等於均分喜悅的概念,透過內圈旋轉、外圈指標的指示,可以切出一樣大小切片。

觀點的廣度與深度一樣重要,因為觀點產生之後就必須找出解決方法,但畢竟設計師並不是發明家或者對相關領域有著足夠的專業,這時更需要做出實驗或是提出能被理解的證明以確定可行性,若有無法實現的困難可能就需更換切入方向,在同樣主題之下尋找可能性,讓先前的資料搜集不至於白費,讓設計案得以繼續延續。天馬行空的解決方案,或是在短暫的未來沒辦法被實現,或是一昧的主張自我意識的表現,這樣不但不容易產生共鳴,更缺乏說服自己與別人的明確主張。



圖(7):竹編球沙發
竹編球沙發(圖7)的概念來自於現今竹工藝產業的沒落,希望透過入門的竹編技法可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學習,讓產業不至於斷層,並教導弱勢族群學習製作,增加其一項謀生技能。除了在米蘭傢俱展大放異彩之外,也獲得飯店與商業空間購置。

設計價值與世界溝通的遠觀目標
在現今網路無國界的世界裡,資訊更容易取得,對於事物的認識與使用世界的觀察也來得更容易,但這看似有效率的方法並不能代表著理解生活與文化的細節,設計師更應該透過更深度的體驗去認識這個世界並打開視野,而不是以一個狹隘的生活經驗,去發想一個在其他國家中已經被解決的問題。舉例來說,大概許多人都一致認為夜市是屬於臺灣飲食文化的特色,並試著將這樣的主題發展成設計的核心思想,但殊不知在離我們不遠的泰國,對於夜市的文化發展有過之而無不及。

跳脫出生活所及範圍的框框,仔細評價表象之外的思考與轉化,才不會緊握身邊的些許小發現而沾沾自喜。在思考創作的過程裡,是不斷地與自己對話,從客觀的角度檢視每一個想法,才能找到最具價值的核心觀點。而不管是提出的設計主張或解決方法中,其實都表現出這位設計師的世界觀與他所能創造出來的價值。也許同學在碰巧的情況下,剛好找到了有趣的觀點並加以實現,得到評審的青睞而獲得設計獎項,但切記不可因此而自滿,因為設計是不停的學習與挑戰,若沒辦法建立自己的觀點與理解、詮釋世界的能力,很快就會遇到瓶頸,沒辦法在激烈的競爭中持續脫穎而出。


圖(8):2013倫敦設計展100% Design 策劃臺北市展館,運用傳統竹燈籠與現代LED的技術(圖8),設計一面可以做出色彩變化與文字跑馬燈的燈籠牆,將臺灣的文化與科技面帶到國際。

物質發展帶來生活更便利,但卻也產生了更多新的問題需要我們去面對,設計師應找出自己的觀點與產品的存在價值,試著與這複雜的世界和平共存。在未來產品、軟體、體驗是必須互相搭配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與成就更好的溝通,同時間地球暖化、資源逐漸匱乏的不可逆條件之下,我們更應審慎地思考每個環節,並融入永續的概念與想法。有辦法站在更高的角度解決問題,思考著未來的趨勢,才能讓你的設計得到共鳴之外,在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上,貢獻一點微薄心力,而得獎之外的真正喜悅,是你發現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圖(9):2015 杜拜設計節中教導如何編織竹編球的工作營。


圖(10):2018與歐萊德合作的旗艦店
2018與歐萊德合作的旗艦店,將水流動循環的概念融入到空間中,呈現品牌產品永續的環保概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