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名家專文

Article of famous designers

陳琳蓁 - 設計策略與方法:設計教育向下扎根之文化創意人才培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博士生 指導教授 - 林磐聳

PhD student of Department of Design, NTNU Advisor - Apex Lin

陳琳蓁 Chen, Lin-Chen

收錄2018年專輯

壹、前言

二十一世紀是全球邁向創意經濟的時代,由於文化創意產業蓬勃興盛,設計教育向下扎根,以及創意素養導向教學,勢在必行。人才是創意資本核心,面對文化創意趨勢潮流,先進國家將文創人才,視為衡量國家競爭力的指標(林炎旦,2011)。也就是說,人才培育,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及早培育因應未來急劇變化時代之人才需求,有其必要。因此,筆者認為建構臺灣文創產業之設計人才培育策略模式,對於提升國力,成為全球華人設計發展趨勢的領航員,以及知識運籌能力之創意設計重鎮,具有實質助益。

社會發展與產業升級的轉折時期,臺灣「文創產業」是政府六大新興產業的核心驅動因素,培養設計創意人力資源,藉以邁向未來競爭實力;教育部「藝術與設計人才養成計畫」,扮演人才培育的堅實基礎(林磐聳,2014)。擔任該計畫之「設計戰國策」和「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的主持人林磐聳講座教授,樹立典範,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語道盡其設計教育核心理念。「人才是根本;人,才是根本。」也就是說,育人,才是長久之計;人才培育,任重道遠,並非一蹴可幾,是循序漸進的建立機制,而後看見其成長、茁壯。

臺灣及兩岸四地,探討文創產業,大多從產業面著眼,鮮少從人力面著手。然而,自然資源的土地、勞力和物質資本,不再是國家競爭優勢或經濟生產要素,取而代之,人力資源的知識、創新和創意資本,才能產生更大的附加價值和永續發展的機會(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林炎旦主編,2011)。又由於臺灣以至於全球各地,將「設計」列為未來經濟轉型、社會發展,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因素(林磐聳,2009)。有鑑於此,培養具備文化原創思維的設計人才,以儲備未來設計產業的需求人才,成為今日設計教育欲達成之目標,亦是筆者欲探討的研究課題。

資訊科技不斷創新,帶動生活型態轉變,全球趨勢設計人才的關鍵能力為何?跨域時代,臺灣設計教育政策實踐及其如何跨越國界藩籬,於國際設計教育之間,築起交流互動橋樑?設計教育如何改變,促使人才培育得以平衡產學人力供需,落實永續發展目標?藉由文獻研究,了解臺灣藝術與設計人才養成的發展,建構設計策略與方法,扎根設計教育、培育文創人才,促使臺灣設計教育,得以立足於國際設計教育的領導地位。

筆者欲從人力資本理論,探討臺灣行政院《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大力推動之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其中,教育部負責之藝術與設計人才養成計畫,四項子計畫,著重於設計戰國策,藉此驗證臺灣設計教育政策及其國際設計競賽策略,對於全球設計人才培育的顯著影響。根據人力資本之父之稱的Theodore W. Schultz1961)於《人力資本投資》一文提及:「教育是提高人力資本的方式。」建構臺灣文創產業之設計人才培育策略。綜合上述,以下歸納欲達成研究目標:

一、探討臺灣教育部藝術與設計人才養成計畫。

二、分析設計戰國策之國際設計競賽策略機制。

三、建構臺灣文創產業之設計人才培育的模式。

 

貳、臺灣教育部藝術與設計人才養成計畫概述

二十一世紀全球趨勢首重人才培育,積極投注心力於人才建設,藉教育強化國力,增進國際教育交流計畫(教育部,2012)。論及「臺灣教育部藝術與設計人才養成計畫」,是為培養青年學子創意軟實力,展現創新創造力,躍升於國際舞臺。追本溯源自2002年,臺灣行政院提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文化創意產業」納入重點工作,同年成立「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跨部會整合機制,協調經濟部、教育部、文建會、新聞局(張光民,2009)。2003年起,教育部陸續推動的四項子計畫,分別為「大學校院藝術與設計人才培育計畫(2003)」、「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2005)」、「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畫-設計戰國策(2006)」和「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2008)」(如下頁圖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6)。其中,教育部委託林磐聳講座教授主持「設計戰國策(2006)」、「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2008)」,如何具有全球戰略布局觀點,培育文創人才,是發展文創產業的重要課題(張譽騰,2013)。也就是說,文創產業之設計人才培育的關鍵要素,強化「作品商品化」與「人才產業化」的策略,具備「在地國際化」的開放胸襟與視野格局。教育部(2017)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其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因應未來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學方法創新,引導人才培育方向,朝向國際化發展。換句話說,設計產學連結,促進國際教育合作交流,是當前高等教育努力之方向。


圖1 教育部大學校院藝術與設計系所人才培育計畫策略推動

一、大學校院藝術與設計人才培育計畫

2003年至2007年,「推動藝術與設計人才專案」於臺灣北區、中區、南區,成立五個教學資源中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以及國立成功大學作為主辦學校,並與夥伴學校策略聯盟,共同培育藝術與設計專業人才(林磐聳,2008b)。

二、大學校院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

為培養具國際水準之藝術與設計人才,建立國際合作的培訓機制,每年公開甄選十名至二十名的種子人才,赴國外著名大學、機構或公司為期一年之進修或培訓(教育部,2007)。

三、設計戰國策

為促使國內藝術與設計教育與國際競賽接軌,鼓勵全國大學校院藝術與設計科系學生,積極參與國際競賽,並透過參賽經驗與觀摩學習,擴展學生國際視野,提升專業人力素質(林磐聳,2008a)。

四、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

2008年,教育部整合藝術與設計人才培育計畫及經濟部的「臺灣國際創意設計大賽專業組競賽」,推動「臺灣國際創意設計大賽-學生組競賽」;2010年,「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是臺灣自主性地舉辦國際級的學生設計競賽,國際專家學者來臺擔任評審,或是,榮獲獎項國外學生來臺領獎,進而推廣臺灣設計教育成果(林磐聳,2008b)。

參、臺灣文創產業之設計人才培育結構策略

筆者欲從「人、从、众」之內涵(如圖2),探討文化創意人才培育,形塑人力資本型的支柱性計畫,敘述如下:

林磐聳講座教授過去針對「設計戰國策」研擬的「人、从、众」三個層次,「人」,單獨一人的個體思考,回歸本質性思維;「从」,雙人相從的比較心態,屬於競爭性策略;「众」,三人成眾的團體互動,探討結構性系統(林磐聳,2017)。也就是說,「人」是人性的本質,從人的本性,設置高額的獎金作為誘因,提升學生參與國際設計競賽動機;「从」是相互的比較,建立競爭機制策略,良性的競爭得以激發設計創意潛能;「众」是成眾的團體,建構眾人結構系統,於全臺院校形成團隊組織、夥伴關係。


圖2 「人、从、众」之內涵

「人、从、众」三個層面,人才至上、主從結構、眾人之力(如圖3)。
為期許臺灣設計教育,培育具有創意的種子,保持獨特創意的本質;
能夠在競爭的環境,精進成長;
進而在學校的教學系統或在社會的生態系統,成為人才至上、眾人之力的表率 (林磐聳,2017)。


圖3 「人、从、众」之構成

「人、从、众」結構關係,第一梯隊為「將」,是領軍的人才,
個人即品牌,以其自身典範,作為設計教育的推廣,引領後進;
第二梯隊為「官」,是替補的人才,獲得多數獎項,從學生的角色,晉升為教師的角色;
第三梯隊為「兵」,是潛在的人才,新生代之種子人才(如圖4)。


圖4 「人、从、众」結構關係

臺灣文創產業之設計人才培育策略模式,四根支柱奠基於堅實基礎建設之上,賦予其目標,對應於教育部藝術與設計人才養成計畫之四項子計畫,構築起臺灣文創產業人力資本型的頂層設計策略(如下頁圖5、如下頁圖6),分述如下:

一、藝術與設計類教學資源中心計畫:目標導向型,教學模式。

二、藝術與設計類海外菁英培訓計畫:全球參與式,合作平臺。

三、設計戰國策:國際競爭力,菁英計畫。

四、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品質並重式,績效指標。


圖5 臺灣文創產業之設計人才培育結構策略目標 

圖6 臺灣文創產業之設計人才培育結構策略計畫

肆、設計戰國策之國際競賽策略機制

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畫」之設計戰國策,從2005年起,委託林磐聳講座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研擬計畫、設定目標、選定標的、策略規劃,以及專家研討與試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共同制定國際藝術與設計競賽標準,並將之區分為「綜合設計類」、「產品設計類」、「平面設計類」、「數位動畫類」、「工藝設計類」;依據國際競賽參賽規定,評估學生參賽能力,選定40項國際藝術與設計類參賽目標,討論獲獎等級,並制定獎金金額(林磐聳,2006)。

相較於2005年,以「定義標準」作為計畫目標;2006年,則以「引進資訊」作為計畫重點(林磐聳,2006)。四個階段執行歷程,分別為規劃期、推廣期、發展期、成熟期(如表1)。設計策略與方法的核心要素,以高額獎金作為提升學生參與國際設計競賽意願,營造良性競爭環境,以及互利共生關係。時至今日,邁入成熟期階段,「設計生根、創意深耕」,實踐臺灣設計教育之永續發展的續航力量,蒐集整理國際設計競賽資料和辦法,建置國際設計競賽網站與人才資料庫,提供國際設計競賽教學檔案,辦理國際藝術與設計競賽獎勵要點和研討,獲獎的學生作品至海外成果展覽,建構臺灣設計創意人才培育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

時間

階段

策略

2005

規劃期

研擬推廣實施策略及輔導措施

定義國際設計目標及獎勵機制

2005年至2010

推廣期

投入高額獎勵機制,提高國際參賽獲獎

北中南區域的巡迴推廣,落實學校參與

2011年至2015

發展期

國際競賽品質並重目標與實施策略

創意作品商品化與設計人才產業化

2015年起

成熟期

專業化、深耕化、國際化、產學化

1 設計戰國策之歷程與策略
 

「設計戰國策」,是為擴張臺灣設計教育的國際版圖與提升競爭力的策略性規劃,主要是「推」與「推廣」策略,命名源自西漢劉向所著《戰國策》,戰國時期,策士為輔佐各國發展,研擬之政治主張與外交策略;「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則是「拉」與「引進」策略(林磐聳,2009)。

換句話說,「推力(Push)」和「拉力(Pull)」策略推動,亦即「候鳥效應」,呼應人才,是流動資產的概念。
培養良好的環境,讓臺灣走進世界,讓世界看見臺灣,從「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畫」,藉由國際設計競賽的獲獎,將青年學子單向的推進國際,向外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進而透過「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聘請國內外設計師及專家學者,擔任評審委員,舉辦國際設計研討會,安排至海外展覽,築起國際之間的橋樑,向內引進雙向交流的平臺(如圖7):

圖7 鼓勵學生參加國際藝術與設計類競賽之策略
資料來源:筆者改編自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 (2006)

伍、結語

一、臺灣文創產業設計人才培育

創意人才,是國家發展創意產業的根本。培養原創性思維的人才,發展產業化策略的模式,是提升國家創意經濟的基石。人力資源有效管理,人才培育永續經營,是國家設計教育政策的關鍵要素(林磐聳,2012)。筆者從人力資本理論,探討「人、从、众」之內涵,人,是人性本質,高額獎金作為誘因;从,是相互比較,建立競爭機制策略;众,是成眾團體,建構眾人結構系統,以此形塑而成人力資本型的支柱性計畫。

2011年,臺灣設計年,國際設計社團組織:「ICSID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協會」、「IFI國際室內建築設計社團協會」組成「IDA國際設計聯盟」;臺灣設計能量,被國際設計社群肯定(林磐聳,2011)。未來,研擬推動「設計戰國策」子計畫,「設計深耕.生根:設計青年推廣計畫」,整合教育部現有資源,與臺灣設計協會跨域合作(林磐聳,2017)。在先進國家提倡跨域整合的設計領導時代,臺灣逐步興起,朝向策略性合作發展的設計夥伴協作關係,增進設計價值和能量加值。

二、建構國際設計競賽交流平臺

有鑑於全球設計創意人才培育,朝向國際化、跨領域、多元性的趨勢。因此,建構堅實穩固的平臺基礎,築起國際設計教育的交流橋樑,實則為影響全球青年學子創意表現的重要媒介。設計戰國策,自2006年起,持續推廣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的國際競賽,歷經13年時間。在當今資訊科技浪潮席捲全球之下,仍屹立不搖地立足於華人設計教育的領導地位,並持續串聯國際設計教育的互動網絡,實屬難能可貴。

2017年,全球設計領袖論壇,Good Design Australia設計組織創辦人暨執行長布蘭登.基恩(Brandon Gien)博士,提及第五次的工業革命,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人崛起,面對數位時代的挑戰,具備觀察未來社會樣貌的眼光,具有創造設計價值的必要。而人類的優勢是,審美、情感,以及創意素養能力,因此,培養青年學子「在地國際化」思維,秉持開放的心態,突破與創新,迎接全球化的挑戰,是當前設計教育亟需努力之方向。

三、引領青年學子與產業界接軌

Donald Norman2010)於「為什麼設計教育必須改變」一文提及,今日,設計師缺乏符合時代需求的訓練,我們需要跨領域的設計人才,創新的設計教育模式,關注於社會和行為科學,以及現代科技與商業;設計群體,必須領導改變。換句話說,從創意設計的教育訓練,至學以致用的人才養成;從最初作品的概念設計,至產品的量產化、商品化的能力;設計產學連結,是設計教育者與產業界的當責。全球文創思維熱潮之下,提升企業人才需求的期待,以及系所教育人才價值,當務之急,因人才具備能力,影響國家產業及經濟發展競爭力;研究結果顯示,首先,於「有關課程之規劃設計」予以檢視(林美婷,2017)。也就是說,設計教育向下扎根,創意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創意表現能力評定指標,建構人才培育策略模式;草根翻轉,迫在眉睫。

2017年,全球設計領袖論壇,日本GK設計集團的社長田中一雄(Kazuo Tanaka)先生,作品彰顯「社會設計」精神,致力解決人的需求,改造城市環境。臺灣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提倡「設計翻轉.地方創生」,核心理念為「創意、創新、創業、創生」,企圖解決城鄉發展、人力資源不均現象,讓「作品、產品、商品」,創造「設計力、生產力、行銷力」關聯效應(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從「以終為始」的觀點,商品最終是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因此,作品的創意發想、產品的量產量化至商品的再購意願之設計專業養成,是設計教育規劃核心目標。

 

陸、參考文獻

Donald Norman2010. Why Design Education Must Change. 2017/12/14取自http://www.core77.com/posts/17993/why-design-education-must-change-17993

Theodore W. Schultz1961.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1, No. 1, pp. 1-17.

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2006)。設計教育高峰會 特別報導。臺北市:設計印象。

林炎旦(2011)。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美婷(2017)。文創思維下探討臺灣的設計教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林磐聳(2006)。2006設計戰國策-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林磐聳(2008a)。設計戰國策 2008: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畫專輯。臺北市:教育部。

林磐聳(2008b)。2008 臺灣國際創意設計大賽學生組得獎作品集。臺北市:教育部。

林磐聳(2009)。2009 臺灣國際創意設計大賽學生組得獎作品集。臺北市:教育部。

林磐聳(2011)。2011 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成果專刊。臺北市:教育部。

林磐聳(2012)。設計戰國策 2012: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畫專輯。臺北市:教育部。

林磐聳(2014)。設計戰國策 2014: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畫專輯。臺北市:教育部。

林磐聳(2017)。設計戰國策 2017: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畫專輯。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教育部補助藝術與設計菁英國際進修實施要點。臺北市。

教育部(2012)。教育部99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臺北市。

教育部(2017)。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核定版)。臺北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6)。教育部補助大學校院辦理藝術及設計人才培育計畫申請作業須知。臺北市。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計畫規劃作業指引。臺北市。

張光民(2009)。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2017/10/26取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483

張譽騰(2013)。看見.台灣-林磐聳的藝術與設計。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原著,林炎旦主編(2011)。2010創意經濟報告。臺北市:師大書苑。

誌謝

感謝 林磐聳講座教授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講授設計教育專論課程資料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