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O+ LAB同樂工作室創辦人
Founder of the studio of TWO + LAB
Article of famous designers
TWO+ LAB同樂工作室創辦人
Founder of the studio of TWO + LAB
將自己的設計化身成為一個周密的商品,並行銷世界獲得所有權的注目的,是一個所有設計師的夢想以及畢生所追求的目標。但是,這句話真的是用打字的比較快!在設計品牌化的過程中,你可能會聽到旁人告訴你:林設計師你更該成為移植者!其實這句話本身並沒有錯,只是我認為這句話應該更精確地表述是--找到一個有效的方法去行銷你的設計。當然,這個方法會耗費你非常多的時間去嘗試,以及在無限的犯錯中尋找。
2015年我發表了自己的品牌-BLACK TAILORS,用說是品牌不如說是可被量產化的商品開始進行販售的行為。我們常有迷思,當你設計出來的產品掛上logo就等於創立了一個品牌。大體上來說其實沒錯!但品牌其實已經有了更多的部分責任,多了一份你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繫,而這些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其實並不太能接觸。產品第一次的出現,獲得了很不錯的反應,不管是陶瓷系列還是大理石袋包系列,原來是在展覽期間讓我第一次真正體驗到——就是做品牌啊!設計師開始從構思一件設計作品到實際的客製化生產,在大概的過程中雖然感到痛苦,但畢竟是在學生時期所經歷的道路,所以並不陌生。自己提出的設計的產品獲得了多數人的喜歡,然後轉為商品,希望這件事能達到無法言語的程度。設計商品化就這樣結束了嗎?其實這一切才剛開始呢。
一個在展會上受到注目目的,一旦開始接觸報表回饋以及後續新市場行銷的承擔,事情就不再只是設計一個產品般的嚴重。開始定義品牌年度的行銷式規劃、認識自己的消費群體、零售與成本結構、拓展補給與訂定一致性內容、明訂產品生產的製式規範、媒體的長期合作……等等,突然間圖像化的設計工作變成了文字化的製制規範,突然間設計師開始進入了一個未知的異領域。
「尋找你商品的買家」應該是你第一步該做的事情。買家基本上繞過很多品類,最終消費者基本上就是你最重要的客戶,你設計的所有產品都是為了這個群消費者進行通盤考量,但如果你是一個剛起步的設計師品牌,除非你走創意市場集,你可以直接地面對這個群消費者,這樣就可以立即了解這群消費者的回饋以及偏好。不過對於剛起步的設計師來說,這是一個香水時間且市場性狹小的方式。你也可以透過與你產品相似屬性的進一步,以及私人走訪你所喜歡的賣點進行行銷,這時你所要售賣的對象就不再是終端消費者,而是通簡單的說明,工廠商就是讓消費者可以進入消費的空間。這些工廠商收縮了許多不同的種類:自營的小型選品店、連鎖選品店、大型商場臨時櫃、百貨公司、百貨公司附設選品店、網路購物商城店、自營網選品店等,這些工廠商就像是你最終消費者的意見領袖,在這些支持商的空間中,聚集了所有消費者想要購買的商品。所以轉換一個角度,這些支援商對一個剛起步的設計師品牌來說,就是一個切入商品市場的最好選擇,因為每個支援商都代表著一個消費群的聚集,所以選擇一個適合你商品的支持,就是一個重要的決定。
在進入每個一個肥胖商的同時,都有著相對應的條件以及所要是否要缺陷的代價,這裡說的不一定代表著資金,還包含著你能夠人力資源做銷售?足夠的商品種類?能夠穩定定量足夠數量的產品?很多的問題都在考驗你跨出這一步。不過在你準備好跨出這一步之前,我推薦你先做好一份「品牌編輯」 ”,自家品牌品牌的介紹,並且包含著產品說明,將有助於更深刻地了解你自己的品牌。如果你為自己的品牌規劃都一個詳細,如何能找到對的不一致呢?這些內容將包含你品牌的設定、目標消費的群體、預期的價格、你所可以提供的包裝甚至是展示方式的表現……等等,這些將又有助於你在跟不上溝通時,能有的交集,也讓你可以更容易找到與你契合的配件。
「了解你的成本結構,設定好你的售價」將是你考慮的第二步驟。常聽到前輩說:沒有賣不出去的商品,只有賣不會的人。這句話是對的!但當定義好你的售價時,其實自然也了你要賣給什麼消費群設計師。永遠都認為自己所設計的產品是無價之寶,講錢就俗氣了,但身為一個品牌如何在價格與品質之間達到一個平衡,絕對是一個長期且永遠不會結束的戰爭。對消費者來說,想要買的商品當然是越便宜越好,而賣家則反之。因此如何確定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價格,這是你的第二個課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設計的同時,就要考慮到每個這個消費族群著他喜歡的商品類型以及他所願意支付的售價區間,所以你要理解這個條件,這樣你才不會設計出一個這族群都喜歡的商品,他卻支付不起的費用。所以你必須知道你的售價必須包含什麼?有太多設計師在剛販賣自己商品的時候,感覺賣得非常好,但一陣子後一直苦惱著,我賺的錢到底跑到哪裡去了?簡單的說,一個合理的售價除了要包含你的成本之外,必須思考著製作時不良品的消耗損耗、後續包裝的費用、人事的支出、運送的支出、不要求的費用以及退貨所產生的費用,還有你的展示品以及展示支出的費用,最後還有你的收益。說到這眼睛都花了!腦子也炸了!不過很重要,所以一定畫上螢光光線做重點提醒!
「穩定你的生產品質與數量」是你要非常注意的事情,如果沒有良好且穩定的生產質量,你的品牌也只會越做越差。當然成本與品質之間的抗衡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但如何在有預定義的空間下良好的質量,這是你必須思考的!當然生產的數量越多,你的成本就能有效地往下調整,這意味著你的產量可以提高,但大量生產中需要注意品質的維持,是一個必須品牌與生產廠商互相溝通以及建立良好的重點。有時在最初多花一點時間思考清楚更簡單的生產過程,都可以幫助你在整體生產成本以及後續製作所產生的可能問題,因為這些絕對與你所花的開發時間表以及生產成本相關。做品牌是一個不斷在做選擇的過程,所以如果你能在越前就思考清楚,其實可以避免更多後續因為錯誤而免除的時間與金錢。
「目前良好的顧客體驗關係」是品牌能夠持續下去的不二法則,沒有死忠消費者的支持與推薦,這個品牌很難進行推廣。現在有的方式可以讓你的品牌快速宣傳,以及更清楚地說明你的品牌理念,但我更想說的是,你要注意你與購買你商品的消費者之間的良好購物體驗。我相信沒有一個消費者在體驗了一個快速的購物體驗後,還願意繼續前往光臨,至於常說的小吃店老闆脾氣不好,顧客但喜歡討罵捱的情況,我認為實在是少之又少!很多時候不是說我們要給消費者多尊榮的使用者體驗,而是要建立一個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的好感受。這份報表如何讓他看到你的商品開始,到如何體驗你的商品和搭配沒有壓力的店員解說,再到拿起你的商品準備結帳時,店員所給予的包裝服務,最後產品的後續保修與顧客問題的解決。這些都需要經過審慎地設計思考並規劃出良好的體驗路線,絕對不會是自然發生的。
最後「設計定位」是絕對不能忘記的初衷。在銷售的過程中,你會聽到很多消費者給你的產品改進建議,又或者把你提出許願池,希望你做出特定的商品,但這些建議都只是建議而已,你必須回歸品牌的定位,認真思考是否該通盤採納這些善意並且聽起來不錯的建議。也許你會想這些都是讓我走向更受歡迎的商品的道路,為什麼我不全部採納呢?但一個品牌有自己要創造的道路,如果不能維護這條創造不易的品質與風格,你將面對消費者後續所質疑的風格轉換,以及品牌設定不統一的風險。所以當你面對任何意見時,不要忘記這是你要創造的品牌嗎?如果不是,那就認真思考如何圍繞自己品牌上的設定,去創作一個新的商品來回應並滿足消費者的建議吧!設計商品品牌化還有很多需要注意意料之外的事情,時間點的運氣也是成功的要素,這不僅僅是你設計的好壞之一,而是在於你是否能夠選擇一條適合你品牌的道路,所以不敢選擇,也不要害怕選擇錯誤,因為如果沒有實際去碰撞,你永遠都不知道哪條路是行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