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設計名家專文

Article of famous designers

廖軍豪 - 不受看似無限可能的設計所侷限
設計師介紹

台灣設計師週總召集人

Executive Director of Taiwan Designers' Week

廖軍豪 Timothy Liao

收錄2017年專輯

「設計」是動詞、名詞,不只限於所謂的專業設計師所擁有的,「設計」類似人們與生命俱來的本能。 「設計」其實早在這個詞彙或相關專業出現之前,就由任何設計者默默地存在於各種事物的創造和運作之中。我們回過頭看人類發展的歷史,「設計」的存在也能反映人類挑戰的歷史。以產品設計為例,也許最遠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人類手工製作出來的石器物件如石矛、石斧,在當時應可相當先進的科技和精良的設計,甚至是現代要回歸我們原始隨手製作的石器,也相當不簡單。考古的普遍遠古石器,不禁止讓遠古人類遷徙的距離和範圍。當解析不同地方所挖掘的物件時,竟可以歸納發現其中有共同的製作規則,就類似設計的準則,甚至可以類比古代的製作程序,在以往非常原始、資訊溝通不易的時代,居然仍能被傳承下去,讓不同地方的人、甚至不同時間的人,傳承工法並依循複製生產。自古「設計」的行為以及財富,隨著人的需要、隨著人所遭遇的各樣問題而發展,人類的需求沒有停止的一天——生活正遭遇或將遭遇的大大小小的問題沒有完全解決的一天,「設計」就不會停止。

 習以為常的紙盒圖
習以為常的紙盒

隨著生活的進步,所面臨的問題複雜度也相對提升,人們為了達到便利舒適的生活,期待度越來越高。 「設計」成為不只是傳遞理念的視覺美學與創意造物關係的專業;因此「設計」從無到有,更關乎已經是一種系統的整合、可運作流程的概念;「設計」的專業發展已經是龐大而復雜;簡單的「設計」也發展到最終精良且具有經濟性,「設計」與大多數人的需求大多數對於生活的需要,已經特別仰賴或等待設計師與商品滿足人們發現我們的需求,並且因為我們創造出來。人們變得在乎使用設計的「正確」或「價值」,大多數重視設計的「思考能力」和「製作能力」,已逐漸縮短或深藏不露,甚至是分工合作的系統觀設計下面,再加上專業分工非常多元和專門,也使學習設計工作一位專業的思考設計工作者,若是分工合作的系統觀設計下面,再加上專業分工非常多元和專門,也使學習設計工作一位專業的思考設計工作者,若性生活能設計出出色的設計遷及事物本質,尤其關注至未來的世界、社會、生活形態,人的需求與習性變化得非常迅速,各領域之間的知識交互影響、息息相關,設計師更需要係統觀去思考事物、以推進設計因此可以發現許多成功的設計之所以成功,絕不僅僅在“設計”本身,而是在出發點、在過程中、在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作家要在文章中先分享當下無限上綱、抓不到邊際的設計觀點呢?這是常提醒自己,當設計越趨向非常深入的專業領域時,設計師自己必然會被設想無限可能的設計所隨後。

手工照明燈具圖
手工照明燈具
手工照明燈具圖
手工照明燈具
進入專業職場之後,正拷著如何能有源不絕的設計思考,以及拷著如何持續挑戰設計問題的動力,後來深刻體會-觀察的重要性。事實上靈感、概念絕非憑空浮現在,端看累積在我們想像中的生活經驗、所見所聞,再由不同的設計思考方法激發。過去特別喜歡在生活中觀察,最近幾年持續探索素人設計——創始人自己認為所,由專業非設計師為了滿足真正需求的“設”這麼多年的探索,發現生活中還充滿了很多機會可以或不用非專業設計師即素人所“設計”的器物。為什麼文人開始對觀察和採集素人設計有興趣?記得是某年某日,在設計公司偶然看到的工作結束後回到家,難得好好地坐在餐桌前用餐,邊對著餐桌的餐盤放空,幾乎無意識菜渣、骨頭丟進桌面——以信箱不時收到的廣告紙折成的紙盒時,這多年來習以為常的紙盒1),突然激發了我省思到底的設計,這個紙盒的方法?誰是第一個設計這個紙盒盛裝菜渣的人?誰是第一個用來盛裝菜渣的人?是誰將這樣的紙匣導入台灣千家萬戶?這種摺紙盒流程簡單無重點,成果可以非常驚人!並且利用現有的紙材製作,屬於環保設計不過以這種紙盒盛裝菜渣,要慎選沒有亮面的DM紙,從而取代也不易底層因對這個紙盒的觀察與省思,開啟文藝探索日常素人“設計”製作的物件,在這些物件上能看到人們最純粹的設計思考與設計製作的,沒有過多設計當不受所謂「設計專業」束縛時,我們對觀察生活中人們需要的感測器(感測器) )將開啟,後續還有新的發現。發現我們周圍原來臥虎藏龍,多人擁有強大的「設計」思考與強大的「自發性」執行力,創造出可能一般設計師還想不到的創意,或是一般設計師做不到的物品。然而每件由素人所設計自造出的日用物品,通常顯然是為了某些需要而構成,具有某種“構成”隨“需求”的隨機能力(形式)基本需求而生的自造物常見如夜市攤位老闆手做的手工照明燈具(2~3) ;大街小巷乃至山里最常見的許多作業及具有非常多椅自桌48);另一類是為了解決某些日常生活的痛點(痛點)需求,使日常更便利的設計自造物串聯連連,就像設計思考(設計思維)的功能原型,不僅已經可以使用,也可能成為一個全新創意產品的概念雛形,如在高朋滿座的餐廳,一般桌面餐巾紙需要不斷補充,前面想到拿大提袋改造成大容量的餐巾紙收納袋,不但可以同時供應四位客人抽取,也能補充後續補充的餐巾紙9);又如街頭可見清潔兄弟各自因應各自工作習慣,解構重組自己精確訂做的清潔工具推車(10~13) 。這類「設計」雖然皮膚原始,卻也符合完全面向全球自造者(Maker)運動,以及無私共享的設計開放(Open)設計)趨勢,引人注目的設計師也回歸如此原始、純粹的設計思考與創造本質。以經過專業設計訓練培育優化的設計,並且傾向於專業學院,是開放共享設計,人可以製作和擁有,甚至人可以一反三、發揮自己的創意於改造或衍生設計。

自造桌與椅圖
自造桌與椅
自造桌與椅圖
自造桌與椅
自造桌與椅圖
自造桌與椅自造桌與椅
自造桌與椅圖
大提袋改造成大容量的餐巾紙收納袋圖
自造桌與椅

每個人透過不斷嘗試、不斷學習和經驗的積累,發揮的「設計」都有所不同,更隨著整個世界、環境、科學、技術持續與時俱進,「設計」也越趨複雜,但「設計」的專業也越趨開放。最近「設計」成為顯學,除了所見的各設計專業相關領域受到重視和了解之外,幾乎在各個領域都曾聽說過、或看到過「設計」。設計」這個關鍵字,成為關鍵的路徑,發生在各個領域的創新、進化、革新甚至省思領域,服務設計、社會設計、食物設計、預期設計、通用設計、用戶設計、體驗設計、設計思考等等,設計已經具體發展到不再普通被認知和發生於具體的城市存在關係而已。的技巧、具備更廣博的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借助產業的系統,為更多人設計創造出最佳、最適合切的設計。 更不用說東方的設計所面臨的課程問題,不只是為了弘揚過去的經驗、不只是為了現在的機會而設計,更是為人們預想的未來而設計。

量身訂做清潔工具推車圖
大提袋改造成大容量的餐巾紙收納袋
量身訂做清潔工具推車圖
普拉斯修訂做清潔工具推車
量身訂做清潔工具推車圖
普拉斯修訂做清潔工具推車
量身訂做清潔工具推車圖
普拉斯修訂做清潔工具推車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