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設計名家專文

Article of famous designers

楊裕隆 - 邁向卓越.接軌國際
設計師介紹

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Chairman of Departmen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Shu-Te University

楊裕隆 Yang, Yu-Lung

收錄2015年專輯

指導學生參與國際競賽是一個偶然,緣自於擔任本人系主任第一年,奉恩師—樹德科技大學設計學院翁惠峰政策指示,融入國際競賽,使學生能夠接軌國際。其艱鉅的任務如何?獲得國際競賽大獎距離我們怎麼樣?如此遙遠,使人卻步,所以「參與國際廣告活動」這件事,從來連想都不敢想。總之,職責所在,還是得要執行這個艱難的任務,就試試看吧!自此,樹德科技大學宣講視覺設計系便進入積極推動國際廣告宣傳的路途上。自民100年至民國103年,短短四年時間,持續了國際廣告活動共20件,而這些都是設計戰國策表列的第一等作品。

樹德科技大學朱元祥校長與獲得2014德國紅點傳達設計獎師生合影圖
樹德科技大學朱元祥校長、翁英惠萍設計學院,與獲得2014德國紅點傳播設計獎師生合影

當時立即召集張建豐、龔蒂菀兩人熱血老師討論,如何逐步執行此項任務。首先選定德國iF概念獎試辦水溫,此獎項為教育部設計戰國策表列第一等國際競賽獎項,指標性高,又有排名大學,並上傳作品檔案,增加報名費用。但由於全球參賽件數多,獲獎比例低,自然參與而增加也。在系上號召全體老師指導學生公益競賽,初次徵集學生作品80餘件。經過多次集體輔導設計概念與版面編排、再協助翻譯內容,終於上傳,完成報名程序。第一次動員作品學生參加國際競賽,心情是緊張的,我們無法預知會有什麼成果,只是默默地等待。首先,由張建豐老師指導等待賢的作品《停止全球暖化》,參加2011iF概念獎全球百大,拔得參與國際競賽頭籌,令全體師生振奮不已,激發了全系放眼國際的願望心。教師的熱心與學生的上進心,成為我們最大的資源。

樹德科技大學朱元祥校長率領紅點獲獎師生22人前往德國柏林音樂廳領獎圖
樹德科技大學朱元祥校長率領紅點得獎師生22人前往德國柏林音樂廳領獎

2012年又導入德國紅點傳播設計獎,眾所皆知號稱世界四大設計競賽的「紅點」,這次設計戰國策是第一個等國際競賽,報名費用昂貴,於是運用系上僅剩的資源,在精挑細選及只能提供兩件作品報名的情況下,由葉藝師傅代表參賽的「創美大師」代表參賽的「樂名老師」。為此也悼念酸民批評「這個獎是錢堆出來的,有錢就能報名得獎」。事實上,該年度德國紅點傳播設計獎全球參賽數共3,672件,紅點獎217件,獲獎數約6% 2013年秉持相同模式、精神與態度積極倡導繼續德國iF概念獎,由張建豐老師指導歐佩玲“自由之聲”獲得全球第三名、陳政老師“保護折政學”一百大昌“保護折政學”一百大昌政”。同年,德國紅點透明設計獎,本系「保育折學」最佳獲獎獎( Best of the Best))、「自由之聲」、楊裕隆老師指導「最美抱」、楊媽藝老師指導「四非」、陳月英老師指導「視方舟」、陳政昌老師指導「花嶼師」,共六件學生紅點獎,全校之生之聲。該年度參賽作品數約6,800件,比前一年獲獎選手的成績還差得遠,但我們達到了意料之外的成績。

想要突破過去的成就,絕對是個沉重的壓力。2014年懷著沉重又興奮的矛盾心情,繼續投入紅點與其他國際競賽,結果是令人振奮與意外的。繼前兩年優異成績後,今年回顧了9場國際競賽,是開花結果的一年。蘭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陳政昌老師指導伍昭儀「隱私權」組合美國透明藝術年度設計及廣告獎;並再次透明抱回7件德國紅點設計獎,其中龔蒂菀老師指導「菜市場博物館」與楊裕隆老師指導「丹青」皆獲得最佳獎(最好的最好的)指導「菜市場博物館」與楊裕隆老師指導「丹青」皆獲得最佳獎(最好的最好的) ,本年度德國紅點傳播設計獎全球參賽作品7,096件,最佳獲獎率僅1.4%另外件紅點獎分別為邱惠琳老師指導「三」十七、張建豐老師指導「餅乾包裝」、陳政昌老師指導「夏孵」、龔蒂菀老師指導「洄遊」及「一粒米」。作品在德國埃森與台灣松煙紅點博物館展出,並作品宣傳於紅點年之上鑑,對於初出茅廬的設計系學生而言,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全校師生與有榮焉,本校朱元祥校長因而榮獲領獎師生22人出席20141024日在柏林音樂廳舉行的頒獎典禮。

菜市場博物館-2014紅點設計獎:傳達設計奬-最佳奬圖
菜市場博物館-2014紅點設計獎:傳播設計獎-最佳獎

作家在指導學生參加國際競賽的過程,似乎有兩個身份,或從兩個身份來分享經驗。是系主任身份,職責所在,必須負責執行全系國際競賽的操盤工作,包括(1)選用真正有熱忱的老師與學生,為整個國際競賽貢獻心力、(2)公平的內部作品認定機制、(3)教師繼續持續努力指導學生、(4)這激勵學生倡導作品許可一個參與、(5)一個能夠同時承受意志失敗或建設的堅實工作。每個階段都不能失敗、每一個過程的執行都要費盡心思;另一位身份導師指導老師,由藝術家指導獲獎者的作品有“巴基斯坦抱”、作品“丹青” 2件。

「太平洋抱」由邱柏皓、賴偉銘、趙駿逸共同創作,這是一個關心環境問題、受人尊敬的意義與擁抱台灣蝴蝶文化的繪本創作。我們有感於台灣曾以「蝴蝶王國」聞名於世,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大量的開墾創作成蝴蝶生存環境被破壞,人為的掠奪讓美麗的蝴蝶至今仍面臨生存危機。這個故事其實是用埔里的真實故事作為基礎改編而成,加入一些奇想和童趣的元素,用比較輕鬆的方式讓觀者可以簡單了解蝴蝶文化的重點。繪本中的動作、植物和主角紫斑蝶,都是創作的學生實際去獲取繪畫後的資料的,希望讓閱讀者透過繪本也能認識更多台灣當地的特色物種。三位創作者都是水彩繪畫,但繪畫的風格卻不盡相同,所以在整合上花了很長的時間溝通與協調,才完成作品。系內的作品徵選程序結束後,又馬上將哪些作品全部重新整理、印刷,雖然很累人,但也激發了同學們的能力,做出更棒、更高水準的作品。

蛹抱-2013紅點設計獎:傳達設計奬-紅點獎圖
紐西蘭抱-2013紅點設計獎:傳播設計獎-紅點獎

「丹青」則由黃靖婷、黃君碧、林靜玫、蔡佩紋四位共同創作。此書的目的是為了打破台灣傳統植物染色工藝,並傳遞天然染色的價值及環保的概念。貫穿台灣植物染最具代表性的11種植物,分為灶腳染(菱角、洋蔥、艾草)、藥染材(薯榔、九芎、芒草)、高山染(檳榔、葛藤、五倍子)、客家藍染(木藍、馬藍)進行插畫設計,並以小人物國的世界觀畫出植物與生活的關聯性。另外,也利用紙張的特性,首先作品重點的色票書展開成圓圈的反過來,並強調整這些植物的顏色來自於自然的色彩。我們以立體書的概念發想,讓書不只是資訊,而是具有特殊的收藏價值。運用插畫與書籍結構的變化,來吸引人們對傳統工藝產生興趣。創作前期一個資料項目階段,幾次考察專業植物染工坊,獲悉一開始以為植物染只是文創的一種表現,卻在討論我們的文獻資料之後,發現植物染與生活、文化有很大的關係,才對這項技藝的認識實在太粗淺,於是展開相關的文史調查、訪談,並著手操作植物染。

丹青-2014紅點設計獎:傳達設計奬-最佳奬圖
丹青-2014紅點設計獎:傳播設計獎-最佳獎

學生在創作的時候,常常太推崇自己所謂的天馬行空,內容不著邊際,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件作品。事實上,我們在教學上強調催發想的依據,並鼓勵學生以實際行動去了解主題的背後內容,讓自己的作品言之有物,而實際的訪問、調查,才是最準確的知識來源。依據德國紅點傳播設計獎評審標準(1)設計品質與美感、(2)創意與辨識度、(3)明確性與情感表達、(4)許多工藝與尊重。這是一定要重視的部分;文學個人指導的經驗,則十分重視原創性、藝術性、感動性、精緻度、完整度這五個基準,與評審標準有共同之處。

丹青團隊領獎圖
丹青團隊領獎
樹德科技大學紅點傳達設計獎獲獎師生與紅點主席澤克合影圖
樹德科技大學紅點傳播設計獎得獎師生與紅點主席澤克合影

這些國際競賽獲獎作品,都是先從實地探訪開始奠定創作基礎,創作內容依據,充滿知性與感性成分。田野調查與口述訪談的過程,讓學生們進行創作時受到很大影響,此外在研究室裡不斷地力腦激盪之外,原來進入現場的調查、訪談,也是設計與創造的來源。有了第一手資訊基礎,作品的說服力自然大增,再加上地震的基本功與實力,才成就了這些獲得國際競賽大獎的作品,使我們「邁向卓越.接軌國際」。

::: TOP